
![]()
|议史纪
|议史纪
初生牛犊不怕虎?数字不大,但背后的野心,已经不藏了?
中国用了几十年才建立起来的稀土产业链,巴西只拿了美国给的一笔4.65亿美元贷款,就喊出了“挑战定价权”的口号。
西方找上巴西,挑的不是资源储量最大的国家,也不是产业链最完善的国家,而是挑了一个有“潜力”的新玩家。
而巴西这边,也不是傻的,揣着这笔贷款,马上在国际市场上亮明了态度:要做重稀土供应的“新核心”,甚至不惜挑战中国几十年来的市场定价权。
![]()
巴西这场豪赌到底赌什么,凭什么,又能不能真成?
美国5亿美元,不是有矿就能玩稀土
日前,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DFC)批了4.65亿美元贷款给Serra Verde,好像是一笔普通的融资。
但实际上,这笔钱的性质,完全不商业。
要知道,全球矿业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投资,这4.65亿连个中型项目都撑不起。那为什么还要给?因为这笔钱,是一种明确的战略背书,是为了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插入楔子”。
美国这几年一直在推动“去中国化”的供应链重构,尤其在电动汽车、军工和清洁能源这些领域,重稀土的稳定供应成了命门。
中国掌握了全链条,美国很难直接对抗,于是就开始在资源端动手。Serra Verde恰好成了他们选中的突破口。
![]()
这笔贷款,最大的价值不是现金流,而是让Serra Verde有了“政治信用”加持。一旦被纳入“西方战略供应链”的标签,他们就可以拿着这身份去找技术合作、吸引更大的投资、签下长期采购合同。换句话说,这笔贷款是一张通行证。
而且,美国政府并不是第一次这么干。早在之前,他们就和本土稀土公司MP Materials签了“护价协议”:轻稀土氧化物每公斤不低于110美元。
这不是市场价格,而是战略价格,是国家出面保价,防止中国通过低价倾销打击本土产业。
这次给巴西的战略担保,就是这种模式的复制。只不过这次轮到了“重稀土”这个更高端的战场。美国的算盘很清楚——只要能撑起一条非中国供应链,哪怕不挣钱,也得干。
并且,巴西的Serra Verde矿区不是新发现。
![]()
这片矿区的稀土类型是“离子吸附型”,属于重稀土,资源不算多,但关键在于含有的镝、铽这些高性能磁材的必需元素,可用于电动车马达、风力发电、导弹控制系统……说白了,就是高端制造业离不开它。
Serra Verde矿区的CEO特拉斯·莫雷蒂斯已经很明确地说了:要改变销售策略,把重稀土供应链对接到西方市场。但问题是,他们目前连像样的分离厂都没有。别说挑战中国的定价权了,连供货的稳定性都还没做到,何谈市场主导?
但重点不在于“有矿”,而在于“怎么提”。全球很多国家都有稀土矿,连美国、澳大利亚、缅甸都有,但到现在都撼不动中国的稀土优势,问题出在哪?答案是:提炼技术。
离子吸附型稀土的提炼,靠的是湿法冶金工艺,过程极其复杂,对环境破坏性极大。
要把这些稀土从土壤中分离出来,不是一桶水一搅拌就行的,得靠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配合。这方面,全世界目前只有中国玩得溜,其他国家要么提不干净,要么成本高得离谱。
![]()
这就像你有一块金矿,但你连冶炼的火炉都没搞明白,结果你说要挑战全球黄金价格,这逻辑显然站不住脚。但西方愿意给他们背书,说明这事根本不是“真金白银”的游戏,而是“地缘政治+供应链安全”的策略下注。
挑战定价权,不只看有没有货
中国的稀土优势,早就从“资源垄断”转向了“技术+成本”双重压制。不少西方企业也想自己搞供应链,可一算账就傻眼了。
离子吸附型稀土的提炼技术,不只是工艺复杂,关键是环保压力太大。你在中国搞这套流程,有几十年的产业经验做支撑,环保达标成本控制得住。
但你在欧美国家或者巴西搞,环保标准一上来,处理成本直接翻倍,甚至三倍。
![]()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就算巴西能把稀土提出来,价格也打不过中国。那谁来买?只有那些必须“政治正确”的终端客户,像美军供应商、大型欧洲汽车集团,才会愿意掏高价去买这些“战略稀土”。
但问题是,这种“战略溢价”能撑多久?如果一条供应链的竞争力全部靠补贴和政策兜底,那它永远无法在商业化世界里站稳脚跟。最终要扛住的,是产业成本和效率这两个硬指标。
而且现在Serra Verde年产量才6500吨,和中国动辄十几万吨的规模相比,连边都没摸到。如果没有越南、澳大利亚这些资源国加入,如果没有更多分离厂配套,这条非中国的“备胎链条”,根本撑不起全球需求。
更别提西方技术目前连完整的分离体系都还没搞定,就算巴西把矿挖出来,怎么精炼、怎么运输、怎么供应,都是问题。
打的是稀土,赌的是未来供应链的话语权
![]()
这场看似关于稀土的较量,其实压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竞争。这是一套“政治+金融+话语权”的组合拳,目标直指中国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稀土定价体系。
西方不想再被中国的稀土市场主导,于是他们不再是单纯地挖矿、建工厂,而是开始用国家信用担保、价格锚定机制、政策补贴等手段,去人工制造一个“平行市场”。
这个市场可能不会更便宜,也不一定更高效,但它符合西方想象中的“安全供应链”逻辑。只不过,这套系统的代价是巨大的:更高的成本、更低的效率、更不确定的市场前景。最终可能搞出来的是一个“烧钱换安全”的政治工程,而不是一个能赚钱的产业链。
巴西这次敢于出手,是因为有美国兜底,他们赌的是未来战略地位,不是短期利润。但要真想挑战中国的定价权,还得看他们能不能撑得住技术难关、环保压力、成本控制这三座大山。
![]()
如果这些都搞不定,最终这场豪赌可能就只是一场“战略姿态表演”,说白了就是给国际市场一个信号——我们不是不干,只是还没准备好。
这场博弈的真正核心,不在于巴西有没有矿,而在于美国敢不敢砸钱撑起一个“非中国稀土体系”。巴西只是一个试验品,一个破口。
中国用了几十年时间,从开采、提炼、分离到出口,建立了一条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不只是规模大,关键是效率高、成本低、技术成熟。
西方现在搞的这套“替代体系”,哪怕政策再激进、资金再充足,只要技术和成本两个核心问题不解决,注定只能是高成本的平行宇宙,难以真正撼动中国的市场主导地位。
![]()
但不能忽视的是,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美国敢下场,巴西敢接招,欧美企业敢签单,说明这条路他们是准备走到底的。
只不过,最后谁输谁赢,不看喊得响不响,要看谁扛得久、谁效率高。
就这点而言,巴西拿着美国给的5亿美元开了个头,但挑战中国稀土定价权这盘大棋,远远不是一家公司、一笔贷款就能下完的。
参考资料:
美国支持巴西稀土项目 提供4.65亿美元资金
2025-11-07 23:40·新浪财经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