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联合国提出琉球问题是有考虑的,琉球群岛的位置很关键,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大部分基地都设在那里,日本过去一直声称这事没有讨论空间,现在中国把问题放到国际法框架里谈,日本方面就显得有些被动,这个做法不是突然开始的,从2023年起,国内学者和智库已经在推动相关讨论,如今正式提上国际议程。
![]()
过去我们和日本打交道,总要提到道歉这件事,现在不用这种方式了,换成用经济手段来处理,比如限制稀土出口,日本车企需要的电池材料很多都靠中国供应,再比如禁止进口海鲜,2024年日本对华海产品出口减少超过三成,地方渔协已经开始向政府讨要解释,事实证明打经济牌比口头争执有效得多。
![]()
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零零后这一代,他们看待日本道歉这件事的态度有了变化,调查数据表明,超过九成人更关注中国自身的发展水平,比如科技实力是否领先,国防力量是否强大,产业链条是否稳定,回想十年前,大家还经常讨论历史遗留的伤痛,而今天的年轻人是看着国产航母下水、高铁网络遍布全国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心态已经完全不同了。
中国现在不只跟东京方面谈事情,也开始直接和冲绳、大阪、福冈这些地方合作,一起做环保、旅游和数字贸易方面的事,比如冲绳去年就跟中国签了废弃物处理协议,大阪商会也参与了RCEP的试点项目,这样做可以让日本内部出现不同意见,影响他们对中国的一致立场。
![]()
美国试图联合日本推动CPTPP协议,想用规则限制中国参与,但中国主导的RCEP已经顺利运行,2024年区域内贸易额增长了超过12%,新能源汽车、支付系统和绿色标准等方面的合作都在推进,中日韩三国虽然尚未签订专门的自贸协定,但在RCEP框架内实际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与美国主导的方式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光伏、锂电池和5G基站这些行业的全球专利中,中国占了四成以上,日本汽车企业的新款车型有七成电池需要从中国采购,过去日本是技术输出方,现在却变成依赖中国的一方,历史问题再怎么争论,也改变不了现实产业格局的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