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张来自监管机构的警示函,彻底揭开了丸美生物财务数据背后的“修饰”真相。2025年10月30日,这家曾以“生物科技+美妆”双标签自居的A股上市公司,因在财务核算与募集资金使用方面存在严重不规范行为,被正式通报批评,公司董事长孙怀庆及多位高层管理人员均收到监管警示。
2. 尽管财报显示其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4.5亿元,同比增长25.51%,表面增速抢眼,但深入剖析其经营细节后发现,内部控制体系形同虚设、业绩虚增痕迹明显、研发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正逐步显现,企业增长根基已然动摇。
![]()
3. 丸美生物的财务管理乱象几乎贯穿所有关键环节,堪称典型反面案例。从收入确认到资产计量,再到资金运作,每一项核心流程都暴露出系统性漏洞。
4. 在收入端,公司未充分评估客户退货可能性,仍将部分不具备真实交易背景的出库记录纳入营业收入统计,导致上半年营收虚增达454.68万元,严重违背会计谨慎性原则。
5. 资产层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在建工程科目中虚增金额高达5.68亿元,相当于将尚未竣工的项目提前包装为已完成资产;另有应转入固定资产的3.75亿元和投资性房地产的1.83亿元长期滞留于在建工程账户,造成折旧计提严重失准,直接影响利润真实性。
6. 会计处理随意性极强,多项科目的归类明显失当:支付宝账户中的可用资金被错误计入应收账款,与研发活动毫无关联的第三方咨询服务费用却被列入研发支出,由此人为抬高研发投入73.10万元,误导投资者对公司技术投入的认知。
![]()
7. 募集资金管理同样混乱不堪。琶洲总部大楼项目建设过程中,募投项目与非募投项目资金混同使用,部分募集资金被挪用于其他用途;项目进度延期却未及时对外披露调整情况;甚至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所产生的收益也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信息透明度严重缺失。
8.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财务问题被公开曝光的同时,丸美仍坚持高额分红计划。2025年上半年拟派发现金红利1亿元,占当期净利润比例超过53%。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已突破10亿元大关,其中约八成最终流入实际控制人孙怀庆及其配偶手中。
9. 一边是监管责令整改财务缺陷,另一边却是向实控人大规模输送利益,这种资源配置逻辑引发资本市场广泛质疑——企业的资金优先级究竟是在合规治理,还是在股东回报?
![]()
10. 单看财务报表,丸美前三季度的表现似乎尚可接受:营收24.5亿元,同比增长25.51%;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微增2.13%。
11. 然而细究之下,这份增长更多体现为“账面繁荣”。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42%,揭示出主业盈利能力正在持续弱化。与此同时,销售费用高达14.15亿元,同比猛增32%,占总营收比重攀升至57.76%,接近六成收入用于市场推广,反映出增长高度依赖营销驱动。
![]()
12. 高额销售投入并未扭转核心品类的下滑趋势。作为公司传统优势产品线的眼部护理类产品,前三季度销量同比显著下降,相较2019年同期萎缩幅度达到47%,当前销售额主要依靠提价维持;美容护肤类产品销量同比锐减39%;曾承载大众化战略期望的品牌“春纪”,历经18年运营后无奈退出主流电商平台,关闭天猫旗舰店等核心销售渠道。
13.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研发投入的极度克制。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仅为6000万元,虽同比增长15%,但增速不到销售费用增幅的一半,研发费率为2.26%。
14. 这一比例不仅远逊于华熙生物10.22%的研发强度,也低于贝泰妮4.9%的水平,与其对外宣称的“向生物科技型企业转型”的战略方向严重不符。
![]()
15. 所谓布局新型重组功能蛋白、打造科技护肤壁垒等口号,在实际资金投入面前显得空洞无力。缺乏持续且实质性的科研支撑,所谓的“技术升级”更像是一种概念包装。
16. 当前国货美妆市场竞争格局已趋白热化。2025年前三季度,珀莱雅以70.98亿元营收稳坐行业头把交椅,上海家化与贝泰妮紧随其后,华熙生物、水羊股份均已跨入30亿营收梯队。
17. 反观丸美,全年营收预计仅在37亿至39亿元区间,难以突破40亿元门槛,与头部阵营的距离不断拉大。回溯2015年前后,丸美与珀莱雅尚处于同一量级,如今已被后者大幅甩开。
18. 在其重点押注的胶原蛋白赛道,丸美更是面临来自巨子生物的全面压制。
![]()
19. 后者作为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167项专利技术,并主导多项行业标准制定。旗下主打品牌“可复美”深入人心,2024年实现营收55.39亿元,毛利率高达84.1%,展现出强大的产品溢价能力和市场掌控力。
20. 相比之下,丸美既无核心技术护城河,也缺乏具备广泛影响力的爆款产品,要在该细分领域实现突围可谓举步维艰。
21.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丸美的根本困境在于多重结构性矛盾叠加:其中高端定位在价格敏感型市场中竞争力不足,眼部护理这一细分赛道本身天花板较低,线下渠道数字化转型迟缓,又未能有效抓住线上流量红利期完成品牌跃迁。
22. 如今再叠加财务违规引发的信任危机,品牌形象受损,消费者信心受挫,想要在强敌环伺的竞争环境中重获增长动能,难度进一步加大。
![]()
23. 对丸美而言,这张监管警示函不仅是对过往问题的处罚,更是一记沉重的警钟。
24. 若要走出当前困局,单纯依靠财务手段美化报表已难以为继。企业必须从根本上重建内部控制机制,将合规运营置于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摒弃过度依赖营销、忽视研发的短视做法,真正落实生物科技转型承诺,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差异化产品壁垒;同时优化品牌组合布局,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
25. 毕竟在美妆行业,短期的广告轰炸或许能带来销量波动,但唯有扎实的产品力与稳健的合规体系,才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基石。
26. 信源来自:钱江晚报2025-10-31财报解读|丸美生物增收不增利,眼部类和美容类产品销量大幅下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