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市场火热,不仅带动科技资产的人气,也带动港股红利资产作为底仓配置选项的强化。数据显示,截至11/7,全市场港股红利主题ETF合计规模已超过678.12亿元,自10月以来增长了117.38亿元,市场对港股红利主题ETF热情踊跃。
港股红利类资产的备受瞩目,或许离不开其较突出的股息分红。一直以来,港股市场拥有持续分红传统,其内部存在一批高分红、低估值的优质企业,以“股息率”为核心筛选指标的红利策略可以从中不断进行成份股的迭代更新,或有助于在较长周期内获得一定的股息收益。
Wind数据显示,港股通红利ETF(513530)、港股通红利低波ETF(520890)跟踪的两大标的指数——港股通高股息(CNY)指数和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近一年股息率分别为5.76%、5.78%,在当前低利率、资产荒的环境下,当前港股红利类资产的股息水平可以说是相当“宝藏”的存在。直接对比AH股部分红利类指数的股息率,当前中证红利指数、深证红利指数仅为4.23%与4.07%,意味着即使是将20%的红利税纳入考量,港股红利类资产的分红水平依然都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且在近年来持续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策导向下,港股市场的分红水平迎来全面提升。港股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累计有713家港股企业宣告分红,分红总额高达8127亿港元,分红总额同比增长31.35%。其中,港股通高股息(CNY)指数、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超八成成份股均已宣告2025年上半年现金分红,二者成份股分红总额分别为3527、3547亿港元。
得益于较高的分红水平,港股红利类资产也积累出的亮眼长期历史表现。以两大港股红利类代表性指数——港股通高股息(CNY)、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为例,近五年来累计涨幅分别为42.64与43.17%,大幅超越恒生指数同期-28.40%的表现。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借助港股通红利ETF(513530)、港股通红利低波ETF(520890)等产品进行指数化投资,或是参与港股红利类资产布局机会的便捷方式。前者聚焦流动性好、连续分红、股息率高的港股通标的;后者则是在红利因子的基础上,加入了低波动因子,或具有更高的抗震性。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充分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及目标独立决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