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上线,天津医科大学(2025首篇正刊)、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
封面:三叠纪骨骼床改变了关于地球历史上最灾难性物种灭绝事件——约2.52亿年前物种灭绝后海洋生物如何恢复
1、天津医科大学发表《靶向甲酰肽受体1可减轻脑部炎症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研究成果。
![]()
研究人员揭示了肽受体1FPR1信号在维持多发性硬化症(MS)及其小鼠模型中的神经炎症中作用,从而加剧神经退行性变。这一机制驱动的FPR1及其拮抗剂T0080的发现为减缓MS的进展带来了希望。
![]()
论文通讯作者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施福东教授【1966年出生,国家级人才,著名临床神经免疫学家,长期从事神经炎症机制研究工作,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入选2024年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
2、西湖大学发表《Ms4a7在cDC1中的表达决定交叉呈递与抗肿瘤免疫》研究成果。
![]()
研究人员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信号如何调控I型传统树突状细胞(cDC1s)中Ms4a7的表达,从而增强其交叉呈递能力及启动CD8+ T细胞的能力,揭示了cDC1s在肿瘤微环境中获得功能性能力的机制,从而协调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
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医学院董晨教授【1967年出生,著名免疫学家,现任西湖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毕业,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院士】。
![]()
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表《东亚欧亚大陆犬类与人类全新世共分布的基因证据》研究成果。
![]()
研究表明,狗的血统与从东欧到东西伯利亚的特定古代人类群体有关,包括古代古西伯利亚人、东穴居人、东亚人和草原游牧民。同时,狗的血统在特定的猎人、农民和游牧民扩散时发生了多次变化,揭示了狗在众多人类社会中所扮演的长期且不可或缺的角色。
![]()
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王国栋研究员【国家级青年人才,长期致力于犬科物种行为和进化方面的研究,毕业于山东大学和昆明动物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