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网)
转自:中国发展网
营商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纪律保障是优化环境的“关键招”。今年以来,夏邑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定位,跳出“同质化监督”思维定式,以数字赋能、流程再造、靶向施治的夏邑特色路径,破解营商环境堵点难点,用铁的纪律筑牢“尊商、亲商、富商、安商”的坚实屏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廉动力”。
双码联动流程再造,激活政务服务“新效能”。 “扫码提诉求、数据跑全程,没想到‘办不成的事’这么快就有回音!”在夏邑县政务服务中心,刚办完企业变更登记的李女士对“码上监督、一件事联办”模式赞不绝口。自县纪委监委创新推出“监督码、服务码”双码联动机制以来,对315个办事窗口、505家重点企业精准赋码,实现行政审批34677条、行政执法320条事项全流程“码上留痕、实时督办”,累计推动解决流程繁琐、政策落地慢等问题32个。
针对企业群众“多头跑”痛点,监督推动政务服务部门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将新生儿出生、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等20个高频场景整合为“一件事”,通过一表申请、数据共享、并联审批,精简重复材料82%以上,累计办件量达10537件,同时,夏邑县受邀参加第八届政务服务博览会,成功获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宜商高效示范案例”。
三维协同,靶向施治,斩断扰企害企“利益链”。 在热线联动方面,县纪委监委构建“12345热线、政务服务、纪检监督”三维协同体系,设立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席”,创新优先登记、优先核查、优先反馈的“三优”处置机制,针对吃拿卡要、特权干扰等线索实行“接诉即办、快办快结”。主动与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信访室、案管室、党风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等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广泛收集各职能部门在惠企政策落实、政务服务质量、干部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精准施治提供有效靶向。 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开展“涉企执法规范化”专项监督,督促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制定《涉企检查报备制度》,推行企业“宁静日”制度,明确未经审批不得随意入园检查,从源头杜绝“任性执法”。通过走访企业、专项回访、线索摸排的方式,累计走访企业200余家,回访被检查企业16家,摸排问题诉求3条,推动涉企执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今年以来严肃查处3起损害营商环境违纪违法案件,以典型案例释放“亲清不分必受惩”的强烈信号。
机制创新,协同发力,构建亲清政商“新生态”。优化营商环境需久久为功,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作用,推动吹响第三方监督“裁判哨”,开展政务服务监督员、体验员活动,邀请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部分企业负责人参加,通过走一走、看一看、办办事的方式对全县政务服务环境进行监督评价,以“第三方视角”发现政务服务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推动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活动以来,收到优化建议13条,推动简化办事环节4个。
监督推动下,全县营商环境生态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大厅推行“进门有引导、办事有辅导、全程有帮办”服务规范,助力返乡创业企业快速成长;通过县级领导包联、“两个不接触”等举措,为招商项目提供全周期优质服务。同时创新企业“口碑测评”机制,组织企业对职能部门服务效能、作风建设进行评价,测评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倒逼部门改进工作、提升效能。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夏邑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旭东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监督模式创新,聚焦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回归经济等重点任务,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回头看”,以精准监督破除发展障碍,用过硬作风凝聚发展合力,让清风正气成为夏邑营商环境最鲜明的底色,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刘伟奇)(中国发展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