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火腿肠是中国人餐桌上的明星食品,更是无数人出差旅行的必备品。1987年,中国第一根火腿肠在洛阳诞生,春都牌火腿肠凭借“85%瘦肉含量”和“常温存放半年”的特点,迅速火遍全国,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70%。
然而时过境迁,近年来火腿肠销量持续下滑,从2020年的158.6万吨降至2024年的141.4万吨,三年少卖15万吨。这根曾陪伴一代人成长的火腿肠,为何渐渐失宠?
![]()
从风靡全国到货架滞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肉类市场迎来变革。1985 年生猪经营权放开后,传统肉联厂陷入普遍亏损,洛阳肉联厂厂长在食品机械博览会上引进日本灌肠设备,1987 年推出国内第一根火腿肠 “春都”,开启了这个品类的黄金时代。
1989 年,春都在央视投放的广告让 “瘦肉含量 85%、常温存放半年” 的卖点深入人心,产品迅速覆盖全国,市场占有率一度突破 70%,厂门口拉货的车辆排成长龙,厂区前的道路也被命名为 “春都路”。
![]()
随后,双汇、金锣、雨润等品牌相继入局,市场进入多元化竞争阶段。价格战曾是行业竞争的主要手段,部分品牌通过降低瘦肉含量、压低价格抢占市场,导致产品口感下滑,消费者信任度逐渐降低。2006 年国家出台火腿肠国家标准,明确淀粉含量上限,规范了行业生产,但未能完全扭转品类形象。
如今,火腿肠的市场场景已大幅收缩。济南某社区便利店店主透露,货架上的多个品牌火腿肠常出现临期滞销情况,一周仅能卖出三四根。曾经支撑销量的建筑工地、长途客运等场景,随着城镇化推进和交通条件改善逐渐萎缩,而经销商也因销量下滑不敢大量进货,只能依赖买一送一、捆绑赠品等方式清理库存。
![]()
双汇 2025 年中期财报显示,其包装肉制品销量同比下滑 9.04%,营收下滑 9.42%,火腿肠作为核心品类,下滑趋势明显。
消费需求迭代
城镇化进程的深化改变了火腿肠的需求基础。2000 年前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建筑工地、工厂宿舍成为火腿肠的主要消费场景,其方便携带、耐储存、能快速补充能量的特点完美适配当时的需求,不少工人会成箱采购。
![]()
而如今,全国城镇化率已达 67%,超市、生鲜便利店遍布社区,新鲜猪肉、牛肉、鸡肉随手可得,消费者无需再依赖加工肉制品补充蛋白质,火腿肠作为 “肉替代品” 的属性逐渐弱化。
健康消费理念的普及让火腿肠的营养短板凸显。现代消费者更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而火腿肠为保鲜和调味,通常含有较高的钠和脂肪。
![]()
检测数据显示,每 100 克火腿肠的钠含量约为 1000 毫克,而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仅为 2000 毫克左右,一根火腿肠就占了每日钠需求的一半。长期过量摄入高钠食品,可能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让注重健康的消费者主动减少购买。
竞争渠道扩容
外卖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对传统速食形成冲击。2015 年至 2024 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从 1250 亿元飙升至 1.5 万亿元,覆盖范围从一线城市延伸至县城。花费十几元就能买到荤素搭配的热饭,半小时内配送到家,这种便捷性和性价比远超火腿肠配方便面的组合,直接分流了大量正餐场景的消费需求。
![]()
新一代速食产品的崛起进一步挤压了火腿肠的市场空间。自热火锅、自热米饭凭借丰富的食材和加热即食的特性,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即食鸡胸肉、低脂蛋白棒精准对接健身人群需求;预制料理包则满足了家庭快速做饭的需求,这些产品在便捷性上不输火腿肠,在口感和营养上更具优势。
市场的多元化让火腿肠失去竞争力。盐津铺子、锋味派等新锐品牌推出的爆汁烤肠、DHA 鳕鱼肠、健身轻食肠等产品,精准定位细分人群,在电商平台销量可观。淘宝数据显示,锋味派一款烤肠销量突破 30 万单,而双汇同类型产品销量仅为 3 万余单。东方甄选等电商品牌也推出自营火腿肠,凭借渠道优势和产品创新抢占市场份额。
![]()
信任危机残留
食品安全问题对行业的冲击至今未完全消退。2011 年双汇 “瘦肉精事件” 曝光,违规猪肉流入生产环节,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瘦肉精类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游泳运动员宁泽涛曾因误食含瘦肉精的火腿肠,兴奋剂检测呈阳性被禁赛一年。
事后 113 名涉案人员被判刑,企业也进行了整改,但消费者对火腿肠行业的信任度受到严重影响,这种信任缺失需要长期的品质坚守才能修复。
![]()
渠道适配不足让传统品牌错失新机遇。双汇等老牌企业长期依赖线下经销商网络,在电商、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新渠道布局滞后。年轻消费者更习惯线上购物,而新兴品牌凭借对新渠道的快速响应,迅速抢占流量入口,进一步拉大了市场份额差距。双汇管理层也在业绩交流会上承认,对渠道变化应对不足,新渠道增长未能弥补传统渠道的下滑。
行业破局
面对 “量退价稳” 的困局,火腿肠企业需要从产品、场景、渠道多方面发力。配方升级是基础,企业可优化钠、脂肪、蛋白比例,推出低盐、低脂、高蛋白产品,并将检测数据以通俗方式呈现,满足健康消费需求。
![]()
场景细分能挖掘新的增长点。针对早餐场景推出迷你装火腿肠,搭配面包牛奶;为露营、野餐场景设计便携分享装;为儿童群体开发营养均衡的趣味肠,通过精准定位激活需求。
渠道革新是必由之路。传统企业需加强与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的合作,借助冷链物流和即时零售,实现 “最后一公里” 触达。将火腿肠融入外卖套餐、预制菜配料中,从孤立单品转变为场景化搭配,拓展消费场景。
![]()
透明化生产是重建信任的关键。通过直播工厂生产流程、建立原料溯源体系,让消费者直观看到生产过程和原料品质,将抽象的 “安全” 转化为可感知的证据,逐步修复行业信誉。
市场永远在动态调整中,火腿肠从国民爆款到销量下滑,本质是消费需求与市场供给的错配。当便捷不再是唯一诉求,健康、品质、场景适配成为核心竞争力,行业唯有主动求变,才能在新的市场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