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秋,双榆树第一小学的校园里,涌动着一股炽热的爱国暖流。全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旗帜引领成长,行动铸就梦想”主题思政课。这是一次跨越年龄的集体教育,也是一次触及心灵的成长启迪。
![]()
荧屏初识·国旗背后的荣光
课程伊始,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宣传片。镜头中,挺拔的身姿、铿锵的步伐、黎明的曙光,每一帧画面都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国旗,在他们眼中,不再只是一面旗帜,而是信仰的象征、国家的尊严。
![]()
![]()
亲述·以青春之名,护国旗之光
在热烈的掌声中,曾担任九三阅兵升旗手、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擎旗手张威同志走上讲台。他以“以青春之名,护国旗之光”为题,深情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学生成长为国旗手的“追光之旅”。
![]()
“那一年,我站在天安门广场,看着国旗在晨光中升起,心中种下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张威的讲述朴实而有力。怀揣着这份向往,他开始了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扛旗、展旗、收旗,每个动作都要重复千百遍;寒冬腊月,双手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生出冻疮;沉重的旗杆一次次磨过肩胛,留下深深的印记……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他对国旗的赤诚与热爱。
![]()
![]()
“训练最艰苦的时候,我的右肩旧伤反复发作,每次展旗都会带来阵阵刺痛。可是当国旗在晨风中展开,顺利升上旗杆顶端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化作了无上的荣光。”张威的话语里满是自豪与感动。
![]()
![]()
![]()
![]()
![]()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们,梦想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付出努力,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他鼓励同学们要勇敢追梦,不怕困难,用实际行动践行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致敬·英雄的故事,精神的传承
张威还分享了新时代军人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感人故事。他动情地说:“祖国的尊严,不容侵犯;每一寸土地,都值得我们用生命去守护;每一名英雄,都应该被我们记住。”那一刻,孩子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敬意与坚定。
![]()
![]()
![]()
对话·小代表问出大梦想
在互动环节,少先队小代表们踊跃提问,与张威叔叔展开了一场真诚而热烈的对话。“张叔叔,您训练时肩上流血,手上起泡,有没有一个人偷偷哭过呢?”
“哭过。特别是冬天,手上的冻疮裂开,训练时又疼又麻。但我知道,眼泪洗不掉疼痛,只有汗水才能浇灌出成果。当我想到有一天能亲手让五星红旗升起,就觉得这些苦,都变成了甜。”
“您是怎么把那么重的国旗挥得那么漂亮的?”
“我们训练时,会在旗杆上挂水壶、绑绳子模拟大风天;每天都会拿着10斤的哑铃进行展旗模拟动作训练;为了比别人做得更好,每天我都会比别人多练几个小时……只要你心里有一股绝不认输的劲儿,就没有举不起的重量。”
“张叔叔,您每天都在做着重复的事情,又这么辛苦,有没有想过放弃呢?”
“在长期高强度繁重又重复枯燥的训练期间,我也有过焦虑和迷茫,再加上身体上的疼痛感,这些我相信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也曾遇到过。可即使这样,我也从未想过放弃,而是想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用最好状态去训练,去完善动作。我的每一次小小的坚持,都会让我离梦想更近一步。你们也要守护自己的梦想,未来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这段真诚的交流,不仅拉近了榜样与孩子的距离,更让坚持、责任与梦想的种子,悄然播撒进每一颗稚嫩而纯真的心灵。
![]()
![]()
这节思政课在掌声中落下帷幕,而真正的改变,正悄然发生在未来的每一个日常。当孩子们再遇到想要放弃的时刻,“张威叔叔的故事”将成为他们心中的一把尺子,去衡量什么是坚持,什么是不认输。旗帜所引领的,恰是这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精神风范;行动所铸就的,亦是这一回回看似细微却蕴含重大价值的抉择。孩子们已把这份精神装入行囊,带进课堂,带向成长——他们的未来,正从这些具体的坚持中,一步步展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