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们等来了最振奋人心的消息!
就在今天,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将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更让人好奇的是,航天员换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还会带回那件120公斤宝物吗?
![]()
其实这次返回本来早该安排上了,原计划 11 月 5 号就要落地,结果临出发前出了点小插曲:神舟二十号飞船疑似被太空中的微小碎片撞了一下。别小看这些碎片,可能就几毫米大小,可在太空里高速飞行时威力堪比炮弹,万一戳坏了返回舱的关键部件,后果不堪设想。工程团队果断推迟返回,连夜分析数据排查隐患,这才有了后来换乘神舟二十一号的安排,说到底都是为了航天员的安全,毕竟 "生命至上" 这四个字在航天任务里从来不是空话。
![]()
有人可能纳闷,为啥能说换飞船就换飞船?这就得说说中国航天的 "滚动待命" 策略了。现在咱们早就实现了 "一年两艘" 神舟飞船常态化发射,前一艘上天时,后一艘就在发射场随时准备着,最快 8.5 天就能发射救援。这次神舟二十一号 10 月 31 号刚发射,11 月 1 号就和空间站对接上了,本来是来轮换的,正好遇上这情况,直接变成了 "生命救援之舟",这应急能力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有的。
![]()
再说说大家最好奇的 120 公斤 "宝物"。查遍官方通报,目前还真没有明确说过有这么一件单独的 "重量级宝物",不过航天员肯定不会空着手回来,他们在轨 200 多天攒下的 "科研家底",随便拿出一样都比黄金还珍贵。要知道神舟二十号上天时,就带了 28 公斤的实验样品和装置,包括 6 条斑马鱼、能再生的涡虫,还有能产抗生素的链霉菌。这些小家伙在太空待了大半年,早成了科学家眼里的 "香饽饽"。
![]()
就说那几条斑马鱼,有 3 条还是基因敲除的特殊品种,这可是国际上首次用这种斑马鱼做太空实验。太空中的微重力会让人骨头变脆、心脏出问题,科学家就是想通过观察它们的变化,找到保护航天员健康的方法,以后人类去火星说不定都靠这研究突破。还有涡虫更神奇,断成两截都能长回完整身体,这次在太空里研究它的再生机制,搞不好能帮地面上的人解决创伤修复、衰老等难题,你说这价值能按公斤算吗?
![]()
除了这些活物,空间站里的材料实验样品也得带回来。之前神舟十八号、十九号返回时,都带了二三十公斤的材料样品,比如能造航发涡轮叶片的高温合金、能做精密仪器的润滑材料。神舟二十号在轨期间肯定也攒了不少这类样品,说不定还有新的月壤加固材料试验成果,这些东西在微重力环境下形成的结构,在地面根本造不出来,对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领域都是革命性的突破。
![]()
这么算下来,航天员带回的实验样品加起来肯定不少,虽然不一定正好 120 公斤,但这些 "太空特产" 的总价值早就远超这个数字了。而且这些样品娇贵得很,生命类样品比如细胞、微生物,得第一时间从着陆场转运到中科院的实验室,晚一点活性就可能受影响,所以这次着陆场的准备工作做得特别足。
![]()
为了接航天员回家,东风着陆场早就练了无数遍。这是第三次在夜间低温环境下执行搜救任务,天黑地形复杂,他们特意弄了 3 架系留无人机,带着高功率 LED 灯在天上照,300 米内看得清清楚楚。地面上百台车辆都升级了照明和保暖设备,医监医保车能把温度稳定在 25 度,就怕航天员回来冻着。空中 5 架直升机随时待命,只要返回舱一落地,几分钟内就能赶到跟前,这套 "舱落机临人到" 的流程,已经练到了骨子里。
![]()
其实不管带回多少 "宝物",这次返回本身就是个大新闻。陈冬作为三上太空的老将,带着两位新人在轨完成了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多次出舱等任务,还和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完成了交接,把空间站的 "钥匙" 稳稳交了出去。从 4 月 24 号发射到今天返回,超过 200 天的在轨时间里,他们不仅完成了所有既定任务,还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沉着应对,这本身就是中国航天成熟的最好证明。
![]()
有人可能觉得 120 公斤的说法是空穴来风,其实也能理解大家的期待。毕竟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每次返回都能带来惊喜,比如神舟十八号带回了能耐受极端环境的微生物,神舟十九号带回了新型高强韧钢,每次都推动了一批科研突破。这次大家盼着 "重量级宝物",本质上是盼着中国航天能有更大的科学收获。
![]()
不过航天任务最讲实事求是,没有的事不能瞎编,但可以肯定的是,神舟二十号乘组带回来的东西,每一件都藏着未来的密码。可能是能让老年人骨头更强健的研究数据,可能是能造更先进飞机的材料配方,也可能是能对抗新疾病的微生物资源。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 "宝物",比任何具体的重量数字都更有意义。
![]()
现在东风着陆场的搜救队员已经各就各位,医监医保车的暖气早就开好了,无人机也随时准备升空照明。就等着神舟二十一号返回舱穿过黑障区,带着三位航天员和满舱的 "科研硕果" 平安落地。到时候不用纠结有没有 120 公斤,只要看到航天员笑着出舱,看到那些实验样品顺利交付科学家,这场长达 200 多天的太空之旅就算圆满成功,而中国航天的下一个惊喜,说不定已经在路上了。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