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妈今年54岁,家住北方小城,每天清晨,蒸一锅冒着热气的发酵馒头,成了家里的必备早餐。她一直认为自家蒸的白馒头,健康、无添加,比外卖面食安全多了。
可是邻居李大姨最近体检查出了肠癌,街坊四邻议论纷纷,有人说“发酵馒头吃太多会致癌”。张大妈越听越不安:平常最常见的主食,会不会成为健康隐患?
医生究竟怎样看待馒头与癌症的关系?一时间,张大妈陷入深深的困惑,但她更好奇的是,平平常常一口馒头,真能成为癌细胞的“帮凶”吗?答案,或许颠覆你的认知。
![]()
很多中老年人日常以馒头为主食,关于“馒头致癌”之说,引发了广泛焦虑。其实,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等权威资料,传统发酵蒸馒头本身并不会直接致癌。这种说法大多源于两个误区:
一方面,部分人担心水蒸馒头所用的“发酵粉”或“碱面”残留有害物。正规生产的发酵馒头,采用酵母或老面发酵,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残留危害极低。
相关抽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中型城市面制品合格率高达98.7%。
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如面粉)经高温烹调可能在表面产生“丙烯酰胺”等微量物质。但蒸馒头的温度一般在100℃左右,远低于油炸、烘烤等方式,丙烯酰胺的产生可以忽略不计。
![]()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主食摄入的流行病学调查也未发现“正经蒸馒头与癌症风险明显相关”。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习惯
医生常说,“馒头本身不是罪魁祸首,重点在于你怎么吃、吃多少”。真正增加癌症风险的,其实是过量精制主食+高糖高脂饮食结构+缺乏新鲜蔬果和膳食纤维的生活习惯。数据表明:
2021年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发现,超三成中老年人每日白馒头、精米面主食摄入过量,新鲜蔬果摄入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流行病学数据指出,高热量、高GI饮食结构相关的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风险增加14.2%-27.8%;
另一项纳入12万名中国成年人为期8年的大型队列研究指出,每日精制主食超过400克者,结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适量者(23.5% vs 12.1%)。
![]()
专家解释,高GI主食(如纯白馒头)消化快,易导致餐后血糖与胰岛素水平剧烈波动,长期下去,促炎因子与细胞氧化损伤增加,成为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始作俑者。
更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摄入的腌制、红肉、煎炸类菜肴,对消化道造成负担,协同提高了癌症的发生概率。
既然主食无罪,如何吃得健康,才是真正关键。中国营养学会《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主食粗细搭配:每天以全谷类、杂粮(如玉米、燕麦、高粱、红薯)替代部分精白馒头,粗细粮比例1:1为宜,每天主食总量约250-400克,根据个人体重与劳动强度调整。
餐餐有蔬菜:每餐至少搭配150-250克深色蔬菜或新鲜水果,每天摄入总量达到500克左右,增加膳食纤维,对冲碳水吸收速度。
避免高温煎炸:优选蒸、煮等健康烹饪方式,减少油烟、高温所带来的化学致癌物生成。
定期运动: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广场舞、慢跑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肠道肿瘤和乳腺癌发病风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