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我们专注于分享物业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最新动态。如果您对物业服务质量,物业管理制度、行业法规等话题感兴趣,欢迎您关注我。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和学习,共同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期待您的加入!
01
案例描述
2024年11月23日,广西玉林某小区地下车库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安全事故。据监控视频显示,两名儿童未经家长陪同,擅自进入地下车库玩耍。其中一名2岁的男童在玩平衡车时,不幸被一辆正在转弯的汽车撞倒并碾轧。由于男童所处位置为司机视线盲区,司机未能及时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男童随后被小区居民紧急送往医院,但遗憾的是,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起事件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对物业管理、监护人责任以及司机行为提出了诸多质疑。

02
律师责任分析
针对此类悲剧事件,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松涛表示,监护人、肇事司机、小区物业是事件的相关责任方。具体分析如下:
1.监护人责任 :陈松涛指出,在这起事件中,监护人存在主要责任。2岁的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应当时刻做好监管工作,确保儿童不脱离视线。尤其是在地下车库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更不应让儿童独自玩耍。监护人的监护不当是导致此次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2.肇事司机责任:对于肇事司机的责任,需考虑其是否存在超速行驶以及是否充分注意到视线盲区的问题。地下车库通常有限速规定,如限速每小时5公里。如果司机超速行驶,将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外,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视线盲区,尤其是在转弯、倒车等操作时,应减速慢行,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确保行车安全。
3.物业责任:物业方对小区负有管理服务的职责,需确保小区内的安全设施完善、标识清晰,并对居民进行必要的安全提示和宣传教育。在此类事件中,物业方需考察自身是否尽到了劝阻、引导以及告知监护人的责任。例如,地下车库是否设有明显的限速标识和安全警示标识,是否对在车库内玩耍的儿童进行了及时劝阻和引导,是否及时告知家长看好孩子等。如果物业方存在管理疏漏或未尽到相应责任,也需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03
物业管理措施
针对上述责任分析,物业管理者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地下室的安全管理:
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定期在小区内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对于儿童和家长,要进行重点宣传教育,强调地下车库等区域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地下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和流程。包括但不限于设置限速标识、安全警示标识、加强巡查力度等。
3.加强监控与劝阻:加强对地下室的监控力度,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对于在地下室玩耍、逗留的儿童和其他违规行为,物业人员应及时进行劝阻和引导。
4.提升驾驶人安全意识:与车主和驾驶人保持密切沟通,提醒他们注意地下室的安全问题。通过发放安全提示卡、举办安全讲座等方式,提升驾驶人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
5.加强家长监护责任:提醒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确保儿童不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进入地下室等危险区域。鼓励家长与物业合作,共同加强儿童的安全教育和监管。
6.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人、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等。
通过实施上述措施,物业管理者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地下室,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关注我,了解更多的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