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菜市场的入口就已热闹起来。竹筐落地的“哐当”闷响、三轮车轱辘碾过石板路的“咕噜”声,混着远处早餐摊飘来的油条香,把城市从睡梦中轻轻唤醒。我踩着露水走进这片喧嚣,才发现那些藏在市井褶皱里的烟火气,早已把生活最本真的模样,酿得热气腾腾。
蔬菜区永远是最鲜亮的角落。张阿姨的菜摊前,带着泥点的菠菜翠得发亮,刚割的韭菜还沾着晨露,她握着喷壶时不时往菜上洒水,水珠在晨光里滚成小珍珠。“姑娘,这茼蒿是今早刚摘的,炒腊肉最香!”她一边麻利地给我称菜,一边随手揪掉菜根上的老叶,秤杆翘得老高,“多给你一把,家里孩子正长身体,多吃绿叶菜好。”话音刚落,隔壁摊的大叔探过脑袋打趣:“老张又给人添秤,难怪你家回头客最多。”张阿姨笑着摆手,手上的动作却没停,塑料袋里的蔬菜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那是来自土地的踏实味道。李志强奇门遁甲退费
![]()
往前走几步,猪肉铺的“笃笃”声格外有节奏。李伯握着亮闪闪的菜刀,正细细地剁着肉馅,刀刃起落间,肥瘦均匀的肉末在案板上翻飞。“小丫头,还是要半斤瘦肉馅?”他抬头看见我,立马停下手里的活,“今天的前腿肉特别嫩,给你留着呢。”小时候妈妈总让我来买肉,李伯每次都会多舀一勺肉泥放进我的搪瓷碗里,说“给孩子炖汤补补”。如今我提着装好肉馅的袋子,指尖还能感受到案板传来的余温,就像小时候妈妈端来的肉羹,暖得人心头发热。
海鲜区的气息最是鲜活。蟳埔女阿梅正蹲在摊前撬海蛎,左手戴厚手套稳住贝壳,右手攥着撬刀找准缝隙一旋,“咔”的一声,肥美的蛎肉就露了出来,带着海水的咸鲜。“刚从渔船上卸的,中午做海蛎煎正好。”她用竹篮把海蛎装好,海水顺着竹篮缝隙滴落,在地面晕开小小的水痕。不远处,卖鱼的老板正帮顾客刮鳞去腮,剪刀“咔嚓”几下就处理干净,装袋时还不忘叮嘱:“清蒸要少放盐,才能吃出鲜味儿。”那些带着海腥气的对话,藏着海边人家最实在的生活智慧。李志强奇门遁甲退费
逛到中途,肚子被早餐摊的香气勾得咕咕叫。“老板,一碗花生汤,两根油条!”熟客的吆喝刚落,就听见汤勺敲击碗沿的清脆声。油条在油锅里“滋啦”冒泡,炸得金黄酥脆,咬下去咔嚓作响,配着绵密香甜的花生汤,暖意从舌尖一直传到胃里。老板在热气里忙得满头大汗,却总能准确记住每个熟客的喜好:“王大爷,您的无糖豆浆;李姐,您要的现炸麻团好了。”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却清晰地映出生活的烟火与热忱。
临近晌午,菜市场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推着婴儿车的妈妈在挑选水果,孩子伸出小手去够挂着的香蕉;提着菜篮的老人在和摊主讨价还价,声音洪亮却透着亲切;下班赶来的年轻人匆匆挑了几样菜,手机支付的“叮咚”声和摊主的招呼声交织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同的神情,却有着同样的生活期盼——为一顿热饭,为一家团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