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家中老人一旦迈入75岁高龄,建议以下三件事不要做,早知早受益

0
分享至



“奶奶今天出门买菜回来说头晕,心口还闷得慌,坐了一会才缓过来。”小李说起家中75岁的奶奶,满脸担忧。他原以为老人身体一直硬朗,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出门,竟差点晕倒在街头。



其实,像小李奶奶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家庭中都出现过。高龄老人表面看似精神矍铄,但身体却早已悄悄进入“隐性脆弱期”。

尤其是75岁这个“转折点”,很多器官功能开始明显衰退,许多“平时没事”的生活习惯,可能就在不经意间悄悄埋下健康隐患。

别等出事才后悔,75岁,是一个必须“重新审视生活方式”的年纪。

很多人以为老人“能动、能吃、能睡”就是健康,其实这只是表象。就像一辆老旧的汽车,虽然还能开,但内部零件已经逐渐老化,一旦超负荷运转,就容易出状况。




某地一位76岁的大爷,平时喜欢清晨锻炼,冬天也照常5点出门跑步。结果某天回来后突发胸痛,经送医确诊为心梗。医生指出,清晨气温低、血管收缩强烈,加上高龄心脑血管弹性下降,容易诱发意外。

所以,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关于高龄老人“不做哪三件事”的健康建议。不是“吓唬”,而是为了让更多家庭避免“悲剧式的觉醒”。

首先,75岁后,别再坚持过早晨练。

很多老年人习惯清晨锻炼,觉得空气新鲜、精神好,但清晨其实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因为经过一整夜睡眠,血压和血液粘稠度容易波动,加上清晨气温低,血管收缩更明显。



研究显示,70%以上的老年心梗、脑梗发生在清晨4点到10点之间。而高龄老人心肌供血能力下降,本身就容易发生供血不足。如果再加上剧烈运动或寒冷刺激,风险就更高。

很多老人觉得“我锻炼这么多年都没事”,但要知道,身体的适应能力在75岁以后呈阶梯式下滑,不是一夜之间出问题,但风险是在不断积累的。

所以建议家中老人,锻炼时间调整到上午9点后、气温回升时段,运动方式也要温和,如慢走、八段锦、太极等,避免剧烈和高强度的动作。

第二,75岁后,别再轻易断药停药。



“我爸说血压不高了,就不想吃降压药了。”这类话很多子女应该都听过。老人常常凭感觉判断“好了”,就停药,甚至有些人误信“药吃久了伤肝肾”。

但事实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终身管理型疾病”,不是“吃好了就断根”。尤其是高龄人群,药物维持的不只是指标,更是器官的稳定运作。

国家心血管中心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约60%以上患有高血压,而控制率不足40%。很多人就是因为擅自停药,导致血压反弹,引发严重并发症。



有位78岁的老人,原本血压控制得不错,后来听信“吃药伤肝”就私自停药,结果三个月后突发脑出血,留下偏瘫后遗症。医生指出,长期服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绝不能自行减量或停药。

所以,家中老人如有慢病,一定要坚持规律服药、按时复查,不能“凭感觉”做决定。子女也应多关心,定期带老人复诊。

第三,75岁后,别再忽视“饭量变小、体重下降”。

“我妈最近吃得少了,人也瘦了点,她说‘老了吃得少是正常’。”但其实,这句话往往隐藏着一个被忽视的健康风险——肌少症



肌少症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肌肉质量和力量逐年下降,导致行动迟缓、容易跌倒、生活能力下降。很多老人以为“瘦点无所谓”,但其实肌肉减少才是关键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80岁以上人群中,肌少症患病率高达50%以上。而一旦肌肉减少,老人不仅走不稳、容易摔倒,甚至咳嗽乏力、吞咽困难、免疫力下降都可能随之而来。

更重要的是,肌肉是身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它能帮助稳定血糖、维持基础代谢。肌肉减少后,老人会更容易“虚”、更容易生病。

所以,一旦发现老人饭量减少、体重下降、走路变慢、站起来费劲,就要警惕是不是肌少症的表现。此时应去医院评估营养状态,并在医生指导下加强蛋白质摄入和力量训练



很多人误以为“老了就该瘦点”,但科学的老年健康观念是:瘦得没肌肉,比胖得有点肚腩更危险。

除了以上三件事,家庭中还存在许多“看似关心,实则误区”的做法。例如:

“多吃点补补身体”——其实高龄老人消化功能减弱,盲目进补反而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血脂升高,甚至诱发胰腺炎。

“多晒太阳补钙”——阳光固然重要,但不代表随时晒都好。中午强烈紫外线反而伤皮肤,应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柔和阳光。



“睡得多是身体好”——很多老人白天瞌睡、晚上失眠,实际是睡眠节律紊乱的信号,可能与脑功能下降有关,应及时关注。

健康不是拼运气,而是拼“细节管理”。75岁以后,身体的“容错率”大大降低,一个小失误可能引发大问题。我们不要求老人“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做得科学、做得适度、做得安全。

如果你身边也有75岁以上的老人,请记住:别再早起出门锻炼,等阳光暖了再动;别再随意停药断药,定期复诊才安心;别再忽视饭量变小,警惕肌肉流失的信号。

从今天开始,陪伴家中老人从这三件事上“减负”,也许就能换来更加平稳、舒适的晚年生活。健康不是一件大事,而是千件小事的累积。从现在起,关注老人身边的“小变化”,就是守护他们健康的“最大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国老年肌少症诊疗共识(2022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5):497-508.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摘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3):209-220. [3]中华医学会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56(12):1210-1225.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勇士竟然上演“夺嫡之战”?左手库里沦为废太子 5数据生涯跳水

勇士竟然上演“夺嫡之战”?左手库里沦为废太子 5数据生涯跳水

枪炮篮球 PiU
2025-11-15 07:06:37
赵丽颖和冯绍峰一起送儿子上学,两个人步伐一致,看上去关系很好

赵丽颖和冯绍峰一起送儿子上学,两个人步伐一致,看上去关系很好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5 04:03:05
申花好消息!天津热身赛输给北京国安 坏消息!4主力无法跟队训练

申花好消息!天津热身赛输给北京国安 坏消息!4主力无法跟队训练

80后体育大蜀黍
2025-11-14 21:48:22
郑丽文会见三国驻台代表,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访陆,侯友宜不装了

郑丽文会见三国驻台代表,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访陆,侯友宜不装了

南宫一二
2025-11-14 16:04:30
朝鲜专列进京有多离谱?金正恩来中国为何坐火车不坐飞机?

朝鲜专列进京有多离谱?金正恩来中国为何坐火车不坐飞机?

诗意世界
2025-09-17 13:19:48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美媒大放厥词:潘展乐的表现令人失望,他现在亚运会都拿不到金牌

美媒大放厥词:潘展乐的表现令人失望,他现在亚运会都拿不到金牌

杨华评论
2025-11-14 22:35:16
中方“斩首”警告后,日本内讧了,高市早苗被质疑,玩火必自焚!

中方“斩首”警告后,日本内讧了,高市早苗被质疑,玩火必自焚!

牛锅巴小钒
2025-11-15 07:59:18
9月以来39人被追刑责!湖北法院强力打击拒执犯罪

9月以来39人被追刑责!湖北法院强力打击拒执犯罪

极目新闻
2025-11-14 17:48:27
30人“疯狂”抢金!3800克金条378万元成交

30人“疯狂”抢金!3800克金条378万元成交

极目新闻
2025-11-14 19:59:25
上海内环豪宅惊现“地下宫殿”!堪比考古现场!

上海内环豪宅惊现“地下宫殿”!堪比考古现场!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4 20:40:14
泪目!中国女篮31岁王牌复活冲冠:轰24+6记三分太准挑战王思雨?

泪目!中国女篮31岁王牌复活冲冠:轰24+6记三分太准挑战王思雨?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4 21:52:04
8台光刻机到货!中芯大手笔投1200亿!美媒:封锁会倒逼中国发展

8台光刻机到货!中芯大手笔投1200亿!美媒:封锁会倒逼中国发展

南宗历史
2025-11-14 14:53:39
韩媒:涉独岛问题,韩国外交部召见日本驻韩外交官提出严正抗议

韩媒:涉独岛问题,韩国外交部召见日本驻韩外交官提出严正抗议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19:47:24
就在刚刚!詹皇完成“首秀”,东皇告急:速归

就在刚刚!詹皇完成“首秀”,东皇告急:速归

体育新角度
2025-11-14 14:04:56
郑丽文被美国约谈,是赖清德暗中做手脚,还是特朗普终于坐不住了

郑丽文被美国约谈,是赖清德暗中做手脚,还是特朗普终于坐不住了

文史旺旺旺
2025-11-15 08:55:03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犀利辣椒
2025-11-13 06:22:35
60岁以上老人,到死都难改的14条习惯,如果你一条不占,是活神仙

60岁以上老人,到死都难改的14条习惯,如果你一条不占,是活神仙

情感大使馆
2025-11-14 13:41:19
三件大事接连发生,广州重新振作起来了

三件大事接连发生,广州重新振作起来了

孙不熟读城市
2025-11-14 08:07:06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日本通知中国将总领事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物”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日本通知中国将总领事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物”

深度报
2025-11-14 19:28:12
2025-11-15 10:04:49
王晓爱体彩
王晓爱体彩
相信你自己,做好你自己
337文章数 116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愤怒升级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愤怒升级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银行直供房激增 有房产低于市场均价54%

科技要闻

2025年天猫双11近600品牌成交破亿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大槐树景区跻身全国百强!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盘点《穿越火线》口碑最好的六把武器,好像很多都已经没人用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