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北证券发布研报称,全球数据中心存储需求市场规模呈现指数级扩容特征,形成“量级跨越+增速跃升”双重演化态势。2024年数据量突破1.1ZB,预计2028年将攀升至2.4ZB。数据作为AI训练与推理的基础,地位显著提升,存储成为决定AI效能的关键变量,存储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数据的规模、访问速度、成本以及AI模型的训练效率,存储不再是简单的数据仓库,而是成为了决定AI效能的关键变量,因此存储体系进入“容量、性能、效率”多维度协同优化的新阶段。
东北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AI时代背景下,大规模“冷数据”变为“温热数据”,存储介质迎来新机遇
随着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对数据访问需求持续增长,数据量在大幅增长的同时,大量先前被视为“冷数据”的资源被重新激活,这些数据因频繁参与模型迭代与实时推理,逐渐转变为“温数据”,甚至因持续调用而成为“热数据”,这意味着数据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对存储介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随着冷数据转温的趋势推进,我们认为SSD、新型存储介质MED应用空间有望增长。
数据爆发场景下,智能分层架构成为至关重要的进化方向
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数据生命周期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1)海量数据的存储成本日益高昂;2)数据访问效率难以保证;3)数据安全和合规性难以保证等。智能分层架构以其高度扩展性、灵活性和面向多类型数据的适配能力成为新一代存储基础。冷热数据分层存储策略是一种根据数据访问频率将数据划分为不同层级,并分别存储在不同性能和价格的存储介质上的策略。核心理念是:频繁访问的热数据存储在高性能、高成本的存储介质上,而低频访问的冷数据则存储在低性能、低成本的存储介质上。分层存储架构优势:1)降低存储成本;2)提升数据访问效率;3)优化资源利用率;4)提升数据安全性。
磁电存储,超越传统硬盘的混合架构,有望成为“温冷数据”最优解
MED技术的核心战略在于针对数据中心存储体系进行升级,尤其致力于在温、冷数据存储场景中替代传统机械硬盘(HDD)。MED技术通过创新的混合设计,将固态硬盘(SSD)的高速特性和磁带存储的大容量优势整合于单一密封设备内,从而实现性能指标、存储容量及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全面满足。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下行风险,行业竞争风险,行业上游供应链风险,技术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下游客户结构风险,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