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宣称“依托国资与港股上市背景”的手机租赁平台“青云租”突然爆雷:资金链断裂、员工欠薪、总部解散,留下超10亿元的资金窟窿,数千名投资者从数万元到上百万元的投入化为泡影。
![]()
“青云租”公司内部宣传
“青云租”的宣传资料显示,公司运营模式主要是向社会人员吸纳投资,资金折算成不同型号的苹果手机,投资者依托平台将手机租赁出去后收取租金差价;全国门店曾多达300家,在武汉、深圳、长沙等多个城市有分公司、云仓库。
![]()
宣称年化16.8% 吸引数千人投资
“他们宣称是上市公司,年化可达16.8%,两三个月能回本。突然发现不能提款,回复说是在股改、融资,是技术性问题,还在继续招商。”11月4日,武汉市民余婷(化名)告诉记者,她累计在手机租赁平台“青云租”投入超过35万元,可能收不回来了。
据封面新闻报道,余婷提供宣传资料中,详细描绘了手机租赁业务的“可观前景”。
首先,这些业务市场庞大:对年轻人来说,数码产品更新快,价格高,想体验更多,就会选择租赁;为了减少投资成本,70%的企业都会选择租赁电子设备。
其次,参与投资收益显著:投资一台苹果手机,单月租金收益为手机价格的1.4%,4至6个月即可收回手机成本;投资期分为4月、6月、12月租期,投资越久收益越高,年化率可以达到16.8%;成为各级别代理人,每月还有数万元收入。
余婷介绍,今年1月份她在朋友的劝说下“上车”的。她在学校工作,工资水平一般,第一期她只投了9万元。“按要求下载app、注册、绑定银行卡,这些钱折算成十几台苹果手机,之后就不用管了,到期去提现。第一期,确实赚了一万多块。”
余婷说,这时候她也曾感觉不对劲,但对方是她多年朋友,夫妻两人都是“青云租”公司的员工,自称也投入了100多万,这让她放松了警惕。“我相信他们的专业判断。他们隔三差五说要凑单,我就零零散散给他们转账。前边本金、利息回来了,再转投进去,截至9月份已经超过35万元。”
最后一笔钱投入不久,余婷发现账号无法提现了,询问后被以“公司在股改”“前边股东撤资,后边新进来股东了”等措辞安抚。余婷在网上不断看到有人质疑“青云租”爆雷,再次询问这个朋友,对方反而吐槽“你现在才知道”。
余婷说,她最初是拿自己的私房钱随便试试,不知不觉已经把家里的积蓄都投进去了。“我现在成夜成夜睡不着,还没敢告诉家里人。”
记者采访的其他几位投资者,遭遇的过程大同小异常,有人投了几万元,有人则是数十万元。据他们介绍,“青云租”除了武汉总部之外,其他各地分公司均出现了类似现象,维权者初步统计的涉事金额超过10亿元。
![]()
员工抵押房产上班两月套牢130多万元
“我老公是7月份赶上末班车,到9月份崩盘累计130多万元被套牢。”无锡的赵女士介绍,他的爱人7月份应聘成为“青云租”员工,每月底薪8000元,另外招商一个投资人,可获得业绩提成。公司要求,3个月试用期内,每月需要完成30台以上苹果16手机的业务量,完不成则会被劝退。
“不得不自己往公司投钱。主要是宣传得好,未来是千亿级产业,在支付宝页面有推荐位,每天有数十万用户下单租赁手机,我们相信了。”赵女士说,向身边人宣传时,实际入伙投资的人并不多,她主动拿出6万元试水,发现确实每月可以返利,就又把房产抵押,并拉来亲戚朋友参与,10月份发现公司关门时,已经有130多万元无法提现。
另一位求助者李女士,遭遇的过程比较类似。她原本是一位家庭宝妈,今年2月份看到“青云租”招聘不限年龄,应聘成为招商专员。在每月KPI压力下,开始自己投钱保持业绩,获得返利后又转投成为新业绩。“10月中旬,公司突然关门,物业说租金上个月都到期了,领导没再续租,让押金抵充租金,做好了跑路准备。我们找他质问,他宣传的那些实力背景、远大市场在哪,他不承认宣传过这些内容。”
李女士说,她先后反复投入了80余万元,其中30多万元是获得的返利,被她重新投进去。“前几个月拿到返利的时候,真的会上头,无条件相信这是个赚钱的产业。我现在背着几十万的民间借贷,家里天天骂我,我只能受着。”
![]()
11万余台租赁手机集中流向俩村庄
“它的宣传是闭环的,让你相信整个链条是能够跑起来,你的疑问都会被消解。我每个月也有30台业绩,招揽过零星几个客户,大部分是自己花钱投进去。”张云说,爆雷之后他被客户追债,他第一时间收拢了几个同事开始内部调查。
张云介绍,他们调取了后台数据发现,公司有11万余台手机在系统内租赁、流转,成本金额超过12亿元。他们对这11万余台手机的订单信息分析,发现手机大部分流向了河南焦作和沁阳的两个乡村。
“我们逐一核对了每台手机信息,发现这些手机有8成是各地员工投资的。”张云说,这些原本租赁出去的手机,被同一个人多次提货、每次提货数百上千台,其中一人在社交平台晒迈巴赫、戴瑞士名表,经他手分发下去的手机,承租人很多是刚刚注册的个体工商户。
张云介绍,行业内有一种诈骗手段,由诈骗分子将手机大量领走,找信用级别差的人配合充当客户虚假租机,项目一旦爆雷,这些租赁的手机不会返还,诈骗分子早已卷款抽身。他担心他们遇到了这样的诈骗套路,并且公司高层是知道的。
“手机的流向公司高层是监控并知情的。如果公司业绩一开始就是假的,是我们自己贷款上班养出来的,实际租赁者也是假的。那我们就是被玩了,他们用我们的钱给我们发工资、奖金,我们转头再投进去,最后被套牢。”张云说,他就此咨询了律师,律师判断事件可能会往非法吸收公众资金和诈骗方向发展,他这样的业务员也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
“不管调查出什么结果,要承担什么后果,我都认。我不想稀里糊涂最后等警察找上门。”11月9日,张云告诉记者,他和其他几位同事已经前往河南焦作和沁阳,准备到两个集中的村庄追寻手机,核实这些承租人的身份。
记者获得了一份手机租赁登记表,显示有35人集中领取了数万台手机。记者拨打这些人员的电话,发现大量号码归属地是河南焦作,号码均被提示无法接通、已停机或空号。
![]()
律师解读:系以高收益为饵的庞氏骗局
据《齐鲁晚报》报道,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青云租无金融资质,却以16.8%的高额年化收益为诱饵吸纳社会投资,还用新投资者的资金兑付老投资者收益,属于庞氏骗局。同时其虚构国资入股背景、伪造租赁场景并变卖投资者折算的手机卷款,既触碰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红线,还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平台将投资款折算成手机租赁标的,却未明确真实的租赁双方、租赁期限等核心合同要素。同时其宣传的保险保障、国资背书均为虚假内容,对应的合同条款实质无履行基础,一旦发生纠纷,投资者难以凭借此类存在欺诈性的合同主张合法权益。”赵良善分析,涉事公司构建了犬牙交错的股东关系,实控人还通过减资、撤资、变更法定代表人等方式转移责任。
赵良善建议,于投资者而言,要全面固定核心证据,尽快整理并备份转账记录、平台投资截图、与平台的沟通记录、宣传资料等。若有线下签订的合同、收据,需妥善保管。对平台无法提现的页面、公司撤场等情况可进行录屏或拍照,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为后续调查和诉讼提供支撑。
于员工而言,赵良善认为,若涉事员工参与过招商宣传、诱导投资,需主动向警方提交工作记录证明自身不知情或被胁迫;被欠薪的员工可携带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向当地劳动仲裁委申请欠薪仲裁,同时申报债权。
据奔流新闻报道,11月10日,记者从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关南派出所获悉,已有多名投资者和员工向派出所递交资料报案,“目前是调查阶段,还没有正式立案。”此外,也有多地投资者组建维权群组,向相关部门报案,涉及武汉、深圳、长沙等多个城市的涉案线索正在汇总调查中。
来源:《中国经营报》综合自封面新闻、奔流新闻、《齐鲁晚报》
未经授权,不可转载,欢迎爆料
欢迎购买《自媒体红利》,最畅销的自媒体运营书籍,京东有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