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超长脖子”的幻龙是什么龙?永胜丽江龙!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永胜丽江龙体长约2.5米,颈椎数量高达42节,远超同类的20余节,也超过早期蛇颈龙。
![]()
永胜丽江龙化石标本(课题组供图)
永胜丽江龙化石出土地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地层年代为中三叠世早期,距今约2.4亿年。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迄今康滇古陆以西唯一发现的中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点。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古生物地理分布空白,也揭示了三叠纪时期滇西北海洋生态系统的独特面貌。
经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团队确认永胜丽江龙属于幻龙类,体长约2.5米,颈椎数量高达42节,远超同类的20余节,也超过早期蛇颈龙。这意味着,鳍龙类中“超长颈部”的演化并非始于蛇颈龙,而是在其远祖幻龙类阶段便已出现,为研究蛇颈龙类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人员发现,永胜丽江龙的肢骨修长且具五指,尚不具备蛇颈龙类那样的鳍状肢结构,显示其活动范围仍局限于近岸浅海。这一特征表明,长颈的形成与远洋游泳无关,更可能与捕食方式相关——加长的颈部扩大了取食半径,有助于在浅水中伏击猎物,为蛇颈龙长颈“捕食假说”提供了支持。
除超长颈外,永胜丽江龙还演化出一种罕见的“关节下凸-关节下凹”式椎间辅助关节结构,目前仅在永胜丽江龙和欧洲扁鼻龙中发现。研究团队认为,这一结构可增强脊柱稳定性,抵抗身体扭转,有助于支撑其长颈结构的运动控制。
![]()
云南中三叠世幻龙类多样性的生态复原(李可莱 绘)
永胜丽江龙的发现,连同近年来在云南出土的祭羊山短尾龙、罗平幻龙等化石,进一步展示了中三叠世云南地区海洋爬行动物的丰富多样性,为理解鳍龙类形态分化和生态适应提供了新证据。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通讯生物学》,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原二次科考、中国科学院青促会的资助。
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何晓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