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市热度与民生温度双向奔赴
“十四五”期间,南昌以一场场刷爆朋友圈的文旅盛宴跻身“网红城市”之列,但南昌的大局观远不止于“网红”,这座城市用文化的深度、产业的厚度、治理的精度,证明“网红”只是起点,长红才是目标。从文旅打卡到城市形象刷新,南昌实现了从流量涌现到能量聚集,再到价值沉淀的城市功能升级。
文化是城市长红的核心密码。围绕“八一”红色基因与滕王阁、万寿宫等文化符号,南昌构建起“红色+古色”的双核心文化品牌矩阵。在红色赛道,八一起义纪念馆推出夜间延时开放服务,打造6个红色主题精品展览,将英雄城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体验;在古色赛道,滕王阁以“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为理念推进北扩工程,千年名楼从单一景点变为城市公共空间……持续推动文化赋能,让南昌的热度不再是短暂的流量爆发,而是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2024年,南昌接待游客2.25亿人次,较“十三五”末增长48.7%,旅游总花费增长41.1%。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南昌游客接待量占全省的21.36%,位居全省第一,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文旅动能。
产业升级是长红发展的坚实根基。南昌以“集群引领、数字赋能”锻造经济强引擎,让城市发展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全省118个省级产业集群中,南昌都市圈占据44个,占比达37.3%,成为全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承载区。南昌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凭借完整的产业链生态、雄厚的创新实力,入选全省产业集群标杆案例。坚实的产业基础不仅带来了经济增长,更优化了营商环境。产业链协同、数字化服务、政策支持形成合力,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为城市长红提供了可持续的经济支撑。
治理精度是人民城市的生动注脚。南昌以“细节里的力量”回应民生期待,让城市发展真正惠及市民。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南昌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99个示范项目;自2022年起,南昌部署开展“畅通微循环”攻坚专项行动,交通健康指数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位居前列。翻开《2025年度南昌市“畅通微循环”道路攻坚行动推进计划》,纳入此次攻坚行动的25条“畅通微循环”道路建设项目中,有19条计划今年通车。项目完工后,将有效缩短周边群众通勤时间,改善周边商业环境,助力区域经济提升;在公共服务领域,红色文旅线路与城市交通无缝衔接,夜间经济与民生保障协同推进,既满足了游客需求,又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这种既为游客造景,也为市民筑家的治理逻辑,让城市热度与民生温度相得益彰,形成了人气聚、民心向的良性循环。
南昌的长红密码,在于跳出了流量依赖的窠臼,找到了文化为根、产业为脉、治理为魂、民生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流量会退潮,但文化的河床永远坚实;花无百日红,但英雄的精神历久弥新。南昌的实践证明,城市长红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成功,而是文化魅力、产业实力、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的全面跃升。
吴志刚(江西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