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美国司法部赦免事务律师埃德・马丁于 1 月 12 日晚间发布文件显示,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赦免一长串核心盟友,这些人均曾支持他颠覆 2020 年总统选举的行动。
![]()
此次赦免覆盖多位关键人物,包括推动摇摆州拒认选举结果、策划推翻选举结果的核心成员。
引发美国社会对司法公正与政治干预的激烈争议,也成为特朗普改写 2020 年连任失败历史的最新动作。
赦免名单
此次获得 “完全、彻底且无条件” 赦免的核心人物,均是特朗普颠覆 2020 年大选行动的关键参与者。
牵头施压关键摇摆州议会拒绝承认拜登胜选的鲁迪・朱利安尼,2020 年任白宫幕僚长、搭建特朗普与州政府沟通桥梁的马克・梅多斯。
![]()
策划施压前副总统彭斯在 2021 年 1 月 6 日推翻选举结果的律师约翰・伊斯特曼和肯尼斯・切斯布罗;长期顾问鲍里斯・埃普斯泰因。
以及发起边缘法律诉讼质疑选举结果的保守派律师西德尼・鲍威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获赦者均未被提起联邦刑事指控,赦免令措辞却极具覆盖性。
适用于 “所有美国公民在总统选举人名单相关的建议、制定、组织、执行、提交、支持、投票等活动中的行为,以及为揭露 2020 年大选舞弊和漏洞所做的一切努力”。
![]()
尽管特朗普长期宣称拥有联邦罪自我赦免权,但此次并未试水,文件明确将特朗普本人排除在外。
从政治逻辑来看,此次赦免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法律意义。
特朗普通过赦免核心盟友,既是对 “自己人” 的保护,也是在强化 “2020 年大选存在舞弊” 的叙事,试图为当年的颠覆行动正名。
对未被起诉者提前赦免,本质是阻止未来政府对他们追究刑责,相当于为参与大选颠覆的群体 “上了保险”,这种 “未雨绸缪” 的操作,进一步暴露了特朗普对当年行动的 “执念”。
![]()
即便未面临法律风险,也要通过行政权力为盟友扫清潜在威胁,巩固自身政治基本盘。
州级指控
除核心圈子外,特朗普还赦免了数十名共和党活动人士,他们曾伪造文件宣称自己是合法总统选举人,而这正是当年施压彭斯推翻选举结果的关键环节。
名单中数十人已因涉选举颠覆在乔治亚、亚利桑那、威斯康星、内华达等州面临指控。
![]()
包括多位前州共和党主席:乔治亚州的戴维・谢弗、亚利桑那州的凯利・沃德、内华达州的迈克尔・麦克唐纳。
以及威斯康星州主导当地选举人活动的律师詹姆斯・特鲁波斯。
但美国宪法明确规定,总统仅有权赦免联邦罪行,无权干预州级指控,这意味着这些获赦者虽能免于联邦追责,却仍需面对州法院的审判。
更具戏剧性的是,部分获赦者此前已在州级案件中妥协:特朗普竞选律师詹娜・埃利斯曾与朱利安尼紧密合作,后在乔治亚州认罪并配合多州检察官调查。
![]()
切斯布罗此前也在乔治亚州对重罪指控认罪,并配合亚利桑那、内华达州的调查。
这种 “联邦赦免 + 州级追责” 的矛盾局面,凸显出此次赦免的局限性。
特朗普试图通过行政权力为盟友 “兜底”,却无法突破联邦与州的司法分权体系,那些面临州级指控的获赦者,依然要在州法院接受审判,赦免令无法真正让他们 “全身而退”。
![]()
从现实影响来看,这一 “盲区” 也让赦免的政治效果打了折扣,特朗普想传递 “保护盟友” 的信号,却因司法权限限制未能完全兑现,反而可能让部分支持者觉得 “承诺落空”。
社会争议
赦免消息公布后,迅速引发美国社会的广泛争议。
在 2021 年 1 月 6 日国会山骚乱中平息骚乱时重伤的警察迈克尔・法诺内直言 “国家背叛了我”,已故警察布赖恩・西克尼克的兄弟怒斥 “牺牲白白浪费”。
这些一线执法人员的愤怒,代表了对 “赦免骚乱关联者” 的强烈反对。
![]()
路透社与益普索在 2025 年 1 月 13 日发布的民调显示,近 60% 美国人反对赦免相关人员,多数民众认为此举是对司法体系的破坏。
特朗普则为赦免辩护,称这些人 “遭恶劣对待”,还将其与城市暴力犯罪对比,声称 “杀人犯反而不用入狱”。
但这一辩解并未获得广泛认可,反而引发更多批评。
共和党参议员汤姆・蒂利斯批评此举向社会释放 “错误信号”,认为赦免参与选举颠覆的人员,会变相鼓励未来的政治极端行为。
![]()
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直指这是 “对司法体系的侮辱”,强调特朗普在利用总统权力为 “政治盟友的不当行为” 开脱,严重损害司法公正。
从社会分裂的角度看,此次赦免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政治极化。
支持特朗普的群体认为,赦免是 “纠正 2020 年大选不公” 的必要举措,获赦者是 “为真相发声的勇士”,反对者则将其视为 “权力滥用”,。
认为特朗普在破坏民主制度的核心 ,选举合法性与司法独立性。
![]()
这种对立不仅存在于普通民众之间,也体现在两党政治精英层面,进一步撕裂了本就脆弱的政治共识,让美国社会在 “民主与法治” 的认知上更加对立。
历史脉络
此次赦免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特朗普改写 2020 年连任失败历史的延续。
2021 年 1 月 6 日,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冲击国会,试图阻止权力交接,这一颠覆行动造成多人伤亡,成为美国现代史上的 “民主污点”。
![]()
而在 2025 年 1 月就职数小时内,特朗普已赦免超 1000 名骚乱参与者,其中数百人曾袭击护院警察,此次赦免核心盟友,相当于对当年的颠覆行动进行 “二次背书”。
从时间线来看,特朗普对 “2020 年大选议题” 的执着从未减弱:从选举结束后持续宣称 “大选舞弊”,到推动州议会拒认选举结果。
再到策划施压彭斯推翻结果,直至如今通过赦免为参与者 “脱责”,形成了一条清晰的 “政治叙事链条”。
![]()
通过各种手段否定 2020 年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强化自身 “被偷走选举” 的形象,为未来的政治行动积累支持。
这种历史脉络的延续,反映出特朗普政治策略的核心:以 “2020 年大选不公” 为核心议题,凝聚保守派基本盘,通过行政权力巩固自身在共和党内的主导地位。
![]()
但从民主制度的角度看,这种做法极具危险性,持续否定合法选举结果,会削弱民众对民主程序的信任。
赦免参与颠覆行动的人员,会降低政治暴力的成本,为未来的民主危机埋下隐患。
结语
2025 年 1 月特朗普对大选颠覆盟友的赦免,是美国政治与司法领域的一次重要事件,它不仅暴露了总统权力与司法公正的紧张关系,也加剧了社会分裂与政治极化。
![]()
从核心盟友的赦免,到州级指控的盲区,再到民众与精英的对立,每一个争议点都指向美国民主制度的深层矛盾,如何平衡行政权力与司法独立,如何维护选举合法性与社会共识。
对美国社会而言,此次赦免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它可能进一步削弱司法体系的公信力,让民众质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原则。
也可能加剧政治暴力的风险,让 “通过极端手段改变选举结果” 的想法获得更多认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