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风骤雨惊飒飒 挥豪落纸如云烟——第二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草书终评、评奖侧记
![]()
12日上午,草书评审赋分、亮分启幕。佳构罗列,纸色丰富,琳琅满目。大草磅礴、小草灵动、章草古拙,体式纷呈。八尺整张雄阔,四尺对开精巧;大字古木撑穹,小字精灵跃动。
![]()
![]()
取法高古者,或追颠张醉素,或拟张瑞图之奇逸怪伟,或宗《书谱》之理、王觉斯之韵;或撷《平复帖》朴茂率真,或承董玄宰清逸风襟。
![]()
夜审诸作,或存讹字之失,或因版本异文,或缘夸张过当,更有甚者,以多转少折之笔法致形神乖谬,终皆落选。如70号作品,取法倪元璐,笔性暗合,功力亦佳,惟结字夸张变形逾矩,遂抱憾降为入选,良可叹也。
![]()
监委邱振中先生有言:今时草书创作者众,书风多趋雷同。盖多数学二王者,未能探其堂奥,致草书亦成“展览体”;流行书风之作,亦堕此窠臼。此等现象,诚当深察。
![]()
评委丁申阳云:不少作者根基未固,形骸虽具,然未入古便思创新,学时风、仿今人之风甚笃。诸作多刻意求展览之效,务墨色之变,逐章法之奇,实乃变乱而非变法也。
![]()
评委李双阳谓:小字之作于评审中多居劣势;大字多取法张旭、怀素,或放大二王书迹,然线质多偏扁平,古意与篆籀之气匮乏。通览群作,佳作虽存,然寥寥无几。其中某作深得古法,格调高雅,颇具冲刺大奖之资。
![]()
13日下午,评审甫一开始,文字审读专家提出异议后,评委作复核表决:原40件入展作品,保留入展资格28件,入选11件,淘汰1件;入选作品按序审读通过后,依次递补。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遂后进行终评与评奖。
尤可憾者,当为17号作品惨遭淘汰。盖因作者草法妄造,“草”“坠”等字存疑,更将陆游之“游”书作“逰”,属硬伤错字,终致落选。
![]()
小字草书之作,因多数评委谓其创作难度偏小而评价不高,相较于大草,整体得分稍逊;大字作品表现力充沛,吸晴明显而得分略高。
纵观篆、隶、行三体之评审,在200件时皆取法多元,形式多样,至后期晋级入展、入选,则有同质化之忧。乐见后续评选,能彰多元化之美,减同质化之弊。评委陈新亚先生言,应重书法学术之旨、书家独立之精神,少逐时风,多存古意,惟展览套路之务去。
![]()
草书特等奖评选也是惊心动魄,均有磅礴之气象的168、44号大草作品先后胜出,但最终,40进6的第六名,在巅峰对决时成功逆袭,战胜40进6的第一名。经评委们两相比较、集体讨论,最终议定44号为特等奖候选作品。至此,草书评审圆满收官矣。
![]()
![]()
![]()
来源:青少年书法报 汪国金
![]()
11月14日08:30-12:00(篆刻初评、复评)
11月14日14:30-18:00(篆刻终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