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村一些禁忌俗语,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建筑物样式的变化,时过境迁,人们已经挣脱了俗语中的禁忌习俗。“若是门口对窗口,无异钱财入漏斗”就是这样的俗语之一。
![]()
这句话在传统风水习俗中的意思是,如果院大门或者房屋的正门,正对着窗户,即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家里的钱财就像是放入了漏斗一样,漏掉了,家里积不起钱财。
民间认为,这样的院大门或房屋正门朝向,会让家里的财运不佳,家里积蓄不多,甚至没有积蓄。而家里钱财往往是引起家庭矛盾和邻里的重要原因,如此家里口角不断,不是家里人自己吵闹,就是与邻居吵闹。
这种古代风水理论,在旧时的农村,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是建房时,正门和院大门确定朝向的重要依据之一。
我国各地农村,有的地方的民间普遍有围墙,也建了院大门,以院大门为主,这些地方就非常重视院大门的朝向,在大门立向时,有对窗口的禁忌。
![]()
而有的地方普遍不建围墙,通常以堂屋大门(即正门)为主,这些地方非常看重堂屋大门,在堂屋大门立向时,同样对窗口很忌讳。
还有一些地方,一部分人家建了围墙和院大门,另一部分人家没有围墙和院大门。这些地方对院大门和堂屋大门的朝向一样看重。
这样的地方,既重视对院大门立向的禁忌,也重视对堂屋大门立向的禁忌。
总的来说,旧时农村对“门口对窗口”的禁忌,各地都普遍遵循,也就成为了一种普遍的习俗。
然而,传统民居要做到“门口不对窗口”,从村庄环境来看,人们还是很容易做到。主要是与当时开门窗的传统习俗有关。
![]()
那时的传统民居(清未以后采用的西洋建筑样式除外),正房的后墙不能开门窗,民间有俗语说“门前不栽树,屋后不开窗”,“房前不守塘,屋后不开窗”等。
过去农村的村庄建房,虽然没有现在这样集体规划,但很多地方按照“横向为线”、“纵向为轴”的模式,形成了一种不自觉规划。从现存完好的传统村落来看,这种很多传村庄建房的自觉性,不输现在的集体规划,橫竖有序。
这样,建在别人后面的房屋,因前面的房屋后面不开门窗,如果在院子的前方,立大门也好,正屋选择朝向也好,不用担心大门或者正门对着前面房屋的门窗。
再说,传统民居中房屋两端的山墙也忌开门窗,民间也有这方面的俗语可以佐证,如“山墙开窗,家败人亡”、“侧墙不开窗,开窗家败光”等。
![]()
这样,如果村里民居群内的人家,想在院子的左边和右边立大门,因为左邻右舍的房屋山墙没有门窗,就不用担心“大门对窗口”了。
房屋后面和山墙不开门窗的民间说法以及真正的原因,本人在前面的多篇文字中已经详细讲解过,这里就不再多言。
这里得说说房屋后面和山墙不开门窗的缺点。
左右和后面不开门窗,主要有两个缺点,一是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室内的异味不能及时排除。二是采光不好,传统民居有“明堂暗室”之说,也就是厅堂比较敞亮,而卧室比较昏暗。
虽然,后为农村民居根据生活的需要,进行了一些改进。比如,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一般在后墙和山墙留了一块砖大的孔,既可以采光,也可以让空气流通加快,还有的在屋顶加了亮瓦(玻璃瓦)。但是,这种改进效果不是很明显。
![]()
过去传统房屋使用的是传统材料,不能在后面和山墙开门窗,对墙体的稳定性,怕房屋垮塌,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农村建房,采用的是新材料,比传统建筑材料要稳固多了,只要房屋设计科学,前后左右的墙体都可以开门窗。
因此,现在农村新建的楼房,至少是两面开窗户,即楼房的前后开窗户,也有楼房四面开窗户的。这是现代生活的需要。
现在农村这种新式房屋修建越来越多,建房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村庄,房屋的前后左右都有邻居建房,且都开了窗户,还是大窗户。
![]()
如果还固守传统的禁忌习俗,门口不能对窗口,那么正门或院大门就无法开了。于是,很多地方农村集中建房的村庄,也就打破了这种传统,不再讲究这种禁忌。
村里一旦有人打破了这种禁忌,且并不像俗语说的那样家里“钱财入漏斗”,反而家里的积蓄越来越多,且家庭和睦。
现在人们才明白,原来“门口对窗口”并不像风水习俗中所说的那样。于是,人们对俗语中的说法从怀疑,到不屑一顾,这句俗语也就成为了历史。
![]()
民间风俗是常动不息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农村民众追求美好的生活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如果我们现在还固守一些传统俗语中的观念不变,不异于刻舟求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