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AI+基层医疗”如何发展?这几位专家说清楚了

0
分享至


“AI+医疗卫生”顶层设计来了。新规指出,到2030年,基层诊疗智能辅助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

AI如何赋能基层医疗?我们和几位医学专家聊了聊。

撰文 | 郭雪梅


“AI+医疗”正加速从宏观愿景走向临床实践。

就在上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


截图自国家卫健委

在“深化重点应用:人工智能+基层应用”部分,有两条被摆在了非常醒目的位置:建立基层医生智能辅助诊疗应用;加强居民慢性病规范管理服务。

这意味着什么?

长期深耕基层培训的多位主委在讨论时说得很直白:“这一次,文件已经点名要把AI真正落到临床、落到医生手里。”

诚然,基层医疗长期以来存在着人才缺乏、诊疗能力不足等挑战,不少基层医生也都遇到过病例难诊断、经验难积累、患者管理力不从心等窘境。

而以“未来医生AI工作室”为代表的一批医疗AI产品的出现,正是为了精准破解这些难题。

据了解,“未来医生AI工作室”包含“临床决策AI助手”和“患者随访AI助手”经权威专家深度参与设计、调校并整合国内外权威诊疗指南。其综合能力不仅超越多款国际大模型,更精准契合基层医生需求,为“AI+医疗”政策的实质性落地提供了清晰的“最佳实践”路径。

“安全、有效”——临床的核心关注点

什么样的AI医疗,才值得临床信任?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全科教研室主任郭启煜给出了答案,核心在2点——有效性、安全性。

郭启煜解释:“有效性指的是,AI给出的信息和建议,必须真正能帮到医生——哪怕是面对少见症状,也能提供可参考的诊断方向,让医生想到‘原来还可能是这个’。只有能推动临床思考、减少遗漏,才算得上有效。”

安全性则是不能动的底线。”他强调。AI的每条建议,都必须建立在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等权威循证证据之上,同时还能识别患者状态的复杂性,给出不越线、不冒险的提示

郭启煜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部分患者自行通过AI产品查找大量信息后提供给医生,但这些信息往往互相矛盾,甚至与最新指南和共识不符。

而为了找到最“安全”“有效”适用临床的AI,32位来自26个专科的临床专家,曾对当时的6大前沿模型(OpenAI-o3、Deepseek-R1、Gemini-2.5-Pro、Claude-3.7-Sonnet、Qwen3-235B、MedGPT)进行了逐项比对

实验评测结果与数据已发表论文公开,全过程可复测复现[1]。


图源:arXiv:2507.23486

具体来说,专家们先制定了关于“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估标准(涵盖重症识别、指南依从性、用药安全等30项临床关键指标),然后用2069个真实病例进行了深度测试。

结果显示,6大模型里表现最突出的,不是当时最流行的OpenAI-o3或Deepseek-R1,而是垂直医疗模型——MedGPT(未来医生AI工作室的技术底座)。其“安全”“有效”得分均位列第一,不仅总体分数比第二名高15.3%,安全性更是高出模型平均分近七成(0.912VS0.547),比第二名高出19.8%。

尤其在诸如危重症识别、致命诊断错误、致命药物冲突这些“红线场景”里,MedGPT的答案更是几乎接近满分。


图源:arXiv:2507.23486

作为参与评测专家之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男科主任邓春华教授介绍:“从评测结果来看,MedGPT在至关重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维度上,展现出显著优势。这不仅证明了其技术领先性,更充分体现了其‘人机协同’设计理念的独特价值。”

而他所强调的“人(医生)—机(AI)协同”的理念,早已与“安全、有效”的底线一起,被写入了“未来医生AI工作室”两款医生侧应用的底层设计之中。

决策之惑:从“拿不准”到“思路清”

信息不全、病例太杂、经验难积累——这是几乎所有基层医生共同的困境。

难点从来不是“查不到”,而是“没人陪你一起想”。面对跨专科的疑难病例,精力的天然限制使基层医生难以在所有领域深度专精——匆忙查阅论文资料及相关病历、紧急寻求专科会诊,不仅打乱工作节奏,更可能延误救治的关键窗口。

针对这种现实困境,郭启煜以糖尿病为核心场景进一步说明:其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包含10大类口服药和2大类注射药。部分基层医生可能对众多药物的选择感到困惑,难以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

未来医生AI工作室·临床决策AI助手的研发,正是为了解决这一临床问题。它不仅是高等级医学证据的文献数据库,更是一个随叫随到,能与医生共同进行逻辑推理的专家。

当医生提出问题时,它不会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先从高质量医学证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建构可靠、详尽的推理过程,然后指出潜在风险点,比如药物相互作用、红旗征、高危人群等;最后标出信息缺口,哪里还需要补充病史、体检或检查,以及对值得注意关注的临床信息予以补充说明。


作为国内知名男科专家,邓春华提到,基层医疗机构是男科患者的主要就诊场景,但男科医生大多分散在泌尿外科、生殖中心等科室,真正专注于男科的基层医生十分稀缺。

加之男科疾病多为功能性疾病,病因复杂,不少基层男科医生的专业诊疗能力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基层男科诊疗的难题。

在他看来,引入AI技术,将为提升基层男科医生诊疗能力、推动行业规范化带来新契机。邓春华向“医学界”表示,过去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多为公益性质,以教材和指南为核心,按固定体系教学。这种方式虽具系统性,但难以兼顾个体化差异,学习方式也欠灵活。

相比之下,未来医生AI工作室有着独特优势——不仅整合了国内外指南、共识等高等级医学证据,还有着积累了大量专家经验的“专家智能体”作为决策辅助。目前,邓春华本人也在使用这款临床决策AI助手。

“通过‘专家智能体’系统,未来医生AI工作室将大医院主委级专家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的数字资产。”邓春华对此评价道,“这使基层医生能在短时间内系统掌握关键知识与技能,宛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成长。”


邓春华在使用未来医生AI工作室·临床决策AI助手

那么,其思考过程的质量究竟如何?

不久前,邓春华和国内多位专家开展了一场权威“同题实测”。他们拿出一批复杂病例,让未来医生AI工作室·临床决策AI助手和GPT-5、OpenEvidence同台竞技。评测覆盖多病共存优化、用药相互作用等8大核心维度。

结果显示,未来医生AI工作室·临床决策AI助手在所有维度均领先,证明了其在真实医疗环境中的卓越性和安全性


图源:https://ai.doctorwork.com/comparison

在这样的保障下,对基层医生而言,这样的AI,带来的不是“命令”,而是一种思维上的托底感——你依然是那个做决定的人,但不再是一个人默默承担所有不确定性。

随访之困:从“管不了”到“精准管”

随访工作,也是压在基层医生肩上的“一座大山”。

郭启煜指出,诊断只是开始,真正漫长的是诊后管理。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中,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病管理,是随访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这类患者数量庞大、病情复杂,需长期医疗干预与健康管理,但基层医生资源有限,难以对每位患者开展持续、个性化随访。这导致许多患者出院后缺乏有效指导与支持,病情控制不佳,甚至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今年7月,《中国全科医学》一项研究清晰揭示了这一供需矛盾:该研究纳入全国27个省(区、市)的382名全科医师,覆盖国内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查了全科医师对AI辅助诊疗系统的认知与需求。结果显示,84.82%的全科医师希望AI技术协助及时随访、分析患者治疗情况,并提出建议。

未来医生AI工作室·患者随访AI助手瞄准的正是这件“看似琐碎,其实最难坚持”的事。它的逻辑不是“替医生干”,而是“帮医生把该流程化的事情流程化、该提醒的事情提醒到”,核心是坚持“人机协同”模式:将琐碎的临床工作交给AI,关键决策仍由医生把关。


郭启煜在使用未来医生AI工作室·患者随访AI助手管理患者

患者扫码上传病例资料后,未来医生AI工作室·患者随访AI助手会自动生成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经医生审核确认后,定期推送健康宣教内容和复诊提醒。

日常咨询则由AI即时答复、为患者答疑;若遇到药物调整、症状加重等涉及医疗决策时,系统绝不会“自作主张”,而是自动将问题上浮至待医生确认,如识别到“胸闷”“头晕”等高危词,将立刻触发预警,确保患者及时获得专业介入。

不少三甲专家,把它形容为:“一个延伸到院外的听诊器。”






左滑,查看它会如何帮你管理患者

未来医生AI工作室·患者随访AI助手,正是把原本“被动等问题暴露”的随访方式,转变为“持续、主动的健康管理”。

医生得以把精力放在真正关键的判断与决策上,其余由系统自动看见、自动提醒,更稳妥地守住患者长期健康。

一位基层医生的AI导师:

赋能成长,授之以渔

未来医生AI工作室,正精准响应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引

随着《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等文件的陆续出台,人工智能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场景与发展路径已被明确勾勒,为全面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注入了强劲动力。

郭启煜告诉“医学界”,作为国家医疗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基层医疗机构若能高效运转,将有效分流患者,从根本上缓解后续医疗资源压力。

他明确指出,“未来医生AI工作室是响应政策的最佳实践,它不仅整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基层医疗服务,提供了全面解决方案,还通过AI辅助临床决策、患者随访等功能,未来将大幅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可以预见的是,以“未来医生AI工作室”为代表的医疗AI产品,将与基层临床医生携手并进,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惠及每一个角落。

目前,“未来医生AI工作室”的相关应用已正式上线。微信搜索“未来医生AI工作室”,即可便捷体验。

参考文献

[1]Shirui Wang, Zhihui Tang.A Novel Evaluation Benchmark for Medical LLMs: Illuminating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in Clinical Domains.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7.23486

[2]临床决策AI助手 与 美国 OpenEvidence、GPT5 临床决策辅助场景评测对比. https://ai.doctorwork.com/comparison

来源:医学界

校对:蔡 菜

运营:王奥雅

责编:汪 航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超四强亚冠集体塌房,不是踢不过?而是被中国足协坑惨了!

中超四强亚冠集体塌房,不是踢不过?而是被中国足协坑惨了!

罗掌柜体育
2025-11-17 14:46:04
美军前最高将领,说了和东大开战后果的大实话,全场寂然无声

美军前最高将领,说了和东大开战后果的大实话,全场寂然无声

大国观察眼
2025-11-08 06:35:06
霍启仁婚礼现场曝光:新娘五官神似婆婆朱玲玲,小腹隆起孕相明显

霍启仁婚礼现场曝光:新娘五官神似婆婆朱玲玲,小腹隆起孕相明显

春秋论娱
2025-11-17 19:39:35
贺希宁被交易?深圳官宣,名单出炉,贺希宁发声,还剩1年顶薪

贺希宁被交易?深圳官宣,名单出炉,贺希宁发声,还剩1年顶薪

乐聊球
2025-11-17 11:07:59
从89.88万到35.88万!玛莎拉蒂加入价格战,超豪华品牌光环不再?

从89.88万到35.88万!玛莎拉蒂加入价格战,超豪华品牌光环不再?

汽车工程师
2025-11-17 00:02:26
中国,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枪?

中国,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枪?

钧言堂
2025-11-15 21:29:43
西安一商场内吊顶脱落 刚开业3天 商户:商场通知暂停营业

西安一商场内吊顶脱落 刚开业3天 商户:商场通知暂停营业

封面新闻
2025-11-17 14:53:03
你见过最狠的人有多狠?网友:好家伙,这么狠的人超乎我的想象力

你见过最狠的人有多狠?网友:好家伙,这么狠的人超乎我的想象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2 00:15:03
韩国咖啡馆“白日宣淫”丑闻!出轨情侣缠绵80分钟,监控全拍下!

韩国咖啡馆“白日宣淫”丑闻!出轨情侣缠绵80分钟,监控全拍下!

奋斗在韩国
2025-11-16 16:47:14
卫冕冠军天津女排1-3不敌福建女排,无缘全运会四强

卫冕冠军天津女排1-3不敌福建女排,无缘全运会四强

懂球帝
2025-11-17 19:18:16
火药味渐浓,中国到底想干什么?

火药味渐浓,中国到底想干什么?

谈芯说科技
2025-11-17 09:12:06
1950年,四野解放海南时,40军参谋长畏战自伤,最终结局如何?

1950年,四野解放海南时,40军参谋长畏战自伤,最终结局如何?

老范谈史
2025-11-17 08:36:16
清朝“大辫子”到底多脏?满头油光,虱子满头,十步之内不能站人

清朝“大辫子”到底多脏?满头油光,虱子满头,十步之内不能站人

小豫讲故事
2025-11-05 06:00:03
混音队主教练:杨瀚森是一个无私的球员,他让队友变得更好

混音队主教练:杨瀚森是一个无私的球员,他让队友变得更好

懂球帝
2025-11-17 13:52:06
甲流凶猛!医生强调:少吃橘子,多吃5样,给免疫力“加满油”!

甲流凶猛!医生强调:少吃橘子,多吃5样,给免疫力“加满油”!

读懂世界历史
2025-11-17 18:06:29
新婚22天,29岁辅警勇救群众牺牲,被评定为烈士

新婚22天,29岁辅警勇救群众牺牲,被评定为烈士

极目新闻
2025-11-17 13:33:51
霸占投资 2.6 亿公园超十年收不回,戴虎硬刚南京法院背后多少秘密

霸占投资 2.6 亿公园超十年收不回,戴虎硬刚南京法院背后多少秘密

今日搞笑分享
2025-11-17 13:19:27
央媒:“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央媒:“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澎湃新闻
2025-11-16 17:01:02
重大决裂!特朗普:不再支持

重大决裂!特朗普:不再支持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7 00:14:26
萨卡评职业生涯最佳队友,意外选中厄齐尔,阿尔特塔不敢苟同

萨卡评职业生涯最佳队友,意外选中厄齐尔,阿尔特塔不敢苟同

臻体育
2025-11-17 23:03:43
2025-11-17 23:23:00
医学界 incentive-icons
医学界
医疗媒体领跑者
16875文章数 2910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媒体:美国核武器进驻日本意味着什么 高市可要想好了

头条要闻

媒体:美国核武器进驻日本意味着什么 高市可要想好了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手机
游戏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Pad M1平板参数曝光,有望近期开售

亲子要闻

表姐难产大出血病危,我守在产房外哭到发抖,她清醒后低声说句话

手机要闻

三星Galaxy S26系列三款手机参数曝光

《逃离塔科夫》1.0上线翻车,好评率仅6%,玩家吐槽不如国产仿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