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很多人都在说,14万吨级新平台的第一个核动力包的屏蔽箱已经安装到位,而且第二个屏蔽箱也已经在30万吨级干船坞的向内延长线上,也就是在另外一个1200吨级龙门吊的正下方,随时可以再吊装到位。而北方的这个30万吨级干船坞,在生产17号平台的过程中,就已经增加了一台1200吨的新龙门吊,形成了双门桥的高效模式。而南方的50万吨级干船坞,在建造18号平台之前,也在1600吨级超级龙门吊之外,也紧急增加了一台1200吨级的新龙门吊;2台超级门桥同时作业,可以把合拢速度直接提高一倍。很多人根据这两个所谓屏蔽箱的形状与安装位置,几乎与福特级公开建造的过程有九成的相似之处,就断定14万吨级新平台一定是双核堆动力的。而狼山个人一向认定14万吨级新平台仍然是,
![]()
常规动力,而且认为目前的北方主要船厂并没有涉核资质。工程进度到了这一步,是否需要马上“举手投降”,立即声明常改核?其实现在就彻底改变立场明显为时尚早。当然也不是绝对的输不起。谁也不是神仙,都有可能认知出现偏差。如果真是双核堆动力,那么绝对是大好事,等于终于一步到位的彻底达到全球绝对领先水平。不会一直留着个核尾巴让各种反面势力作为与西方最强对手对比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不给对方留下。但是如果现在就断定这2个基本呈现正方体,而且顶部开口的大件就一定是两个核动力包的屏蔽箱,也是有很多疑点的。首先要说,第一个所谓的屏蔽箱安装位置确实与福特级的后屏蔽箱完全相同。而且两者机炉舱的基本配置也可能完全一样。最早入坞的那个核心模块;
![]()
也就是型宽最大,侧壁最垂直,预计在43米级宽度,大约20纵轴长度的第一个模块,并不是2大核堆的安装位置,这里反倒会安装发电蒸汽轮机与柴油发电辅机,本质上就是辅机舱。而真正推动4根大轴前进的4台核心蒸汽轮机与配套的大型减速齿轮系统,一般安装在最中间的辅机舱之前;再往前是第二个核屏蔽箱。而最早安装进去的后屏蔽箱后面,才是另外一半的主蒸汽轮机与减速齿轮组。也就是无论核堆还是核心动力蒸汽轮机,两套系统都相距60米以上的纵轴长度,就是担心一旦实战中被大威力武器命中,防御壳被击穿,也不至于瞬间动力全失。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福特级的2个绿色的屏蔽箱,最大高度在4甲板位置,而现在14万吨平台已经到位的所谓屏蔽箱,几乎超出了3甲板的高度,
![]()
而且从其整体体量来看,也比福特级的2个箱子大得多,几乎把机炉舱的横向空间全部占满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其实在18舰的合拢过程中,就屡次出现所谓屏蔽箱开始吊装的乌龙传说。最终都证明其实都不是!现在又出现2个如此大体量的箱体,是常规动力包的新式抗核打击结构都有可能。因此现在就下结论为时尚早,起码还要看舰岛吊装后的形状。如果确实没有任何大型排烟系统,那才是核动力无疑。反过来说,如果真是2大屏蔽箱,那么有核资质的单位,恐怕是全程提前介入了外壳的合拢。最终装堆肯定不能在目前的这个干船坞内部现场进行。而如果14万吨级平台真的是核,那么南边绝对会在同等时间段内,快速生产4艘10万吨级的常规动力姊妹舰!这才是真正的、两条腿一起完成三级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