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韩国现代Rotem公司展示了采用氢燃料电池的新型H2 WAVe装甲车,并在后部车顶安装了两个明显的氢气罐。
不过这种标新立异的设计也引发了严重争议,乌克兰媒体都认为,这种扛着氢气罐的装甲车就是一个“移动的温压炸弹”。
![]()
在首尔举办的2025年韩国国际航空航天及防务展(ADEX-2025)上,现代Rotem公司展示了新型H2 WAVe装甲车,该车的主要特点是安装了氢燃料电池,以及在车顶后部设置的两个明显的储氢罐。此外,该公司还展示了采用相同技术的多功能电动无人地面车辆。
H2 WAVe装甲车采用了350千瓦(470马力)电动机驱动,电力则由氢燃料电池产生。从理论上讲,这款采用氢电体质的装甲车能够大幅降低车体的红外特征,同时在行驶时更加安静,具有很好的隐蔽优势。武器则沿用了12.7毫米遥控武器站,另外也能安装40毫米榴弹发射器和便携式导弹。
![]()
这款装甲车的车体,由韩国陆军现役K808型8X8轮式装甲车底盘发展而来。K808轮式装甲车,是2017年正式列装韩国陆军的新一代主力作战车辆,战斗全重20吨,采用42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最大公路速度可达110公里/小时。H2 WAVe作为K808的衍生型号,明显是韩国在未来战车技术领域实现进一步突破的尝试。
不过,H2 WAVe为了容纳氢电设备,削减了步兵舱室近一半的空间,这些空间被八台钠基氢气发生器占用,因此步兵搭载能力也从K808的9人减少到了5人(不包括2名车组成员)。在步兵舱室的正上面,也就是后部车顶,则安装了一个带有两个氢气罐的方形鼓包,特征非常明显。
![]()
在装甲车上采用氢燃料电池,韩国可能算是首开先河,此前的例子还有K3主战坦克,同样安装了燃料电池和氢气储存罐。这种颇为前卫的设计,虽然看上去颇具未来感,但是最大的争议还是安全性。
作为当前俄乌战争的当事人,乌克兰媒体对于这款“新式战车”的看法,就显得颇为负面。乌克兰国防快报网站就直接将这款装甲车称为“移动的温压炸弹”,这种比喻甚至认为比普通炸弹的危险程度还要高。
![]()
国防快报网站指出,虽然氢电战车的隐蔽性在战场上非常有吸引力,但是氢气罐在近690个大气压的巨大压力下运行,将造成严重的安全性问题。击破这样的储氢罐并不困难,即使是手枪弹也可以做到,更不用说机枪机炮,乃至当前战场上铺天盖地的无人机。
由于氢气是最易燃的气体,因此一丁点火花或者炸弹破片就能将其点燃。一旦被引燃,在690个大气压的助力下,储氢罐将会发生极为猛烈的爆炸。作为补救措施,H2 WAVe的储氢罐采用了复合材料并采用了泄压设计,但是并不能完全消除巨大的爆炸威力,只能设法分散冲击波的方向,可以说是聊胜于无。
![]()
笔者看来,考虑到K808装甲车底盘的装甲非常薄弱,即使采用泄压设计,一旦发生殉爆,也不能改变“两枚巨大炸弹贴近车体爆炸”的事实。更糟糕的是,储氢罐的位置正好位于乘员舱上方,爆炸冲击波冲破顶部装甲后,将会直接杀伤内部人员,而且幸存率基本是零。
为此,乌克兰媒体直接将两个储氢罐比喻为“两枚大型温压炸弹”,并不是夸张的说法。
![]()
需要指出的是,H2 WAVe装甲车仍属于技术演示产品,并不是准备正式量产的设计。据韩国方面的说法,H2 WAVe的设计还将继续完善,尤其是安全性方面。据称,韩国方面计划在今年开始H2 WAVe验证车的试验,预期在2035-2040年为韩国军方推出正式可采用的氢燃料动力装甲车。
尽管韩国人的理想非常美好,但是氢燃料储存罐爆炸的风险几乎是无解的,无论放置在什么位置,或者采用什么保险措施,都无法避免。战车电动化的一系列优点是非常诱人的,但是通过氢燃料电池去实现这个目标,路似乎走窄了。(作者:陶慕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