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架美制洛克希德PV-1文图拉轻型轰炸机在华盛顿州萨拉托加海峡试射MK 13航空鱼雷,摄于1943年6月。
早期的MK 13鱼雷性能非常不可靠,1943年中期对105条鱼雷进行的实射测试发现只有31%的鱼雷能正常工作,而很多鱼雷出现了两种以上的故障,美国人因此投入了很大力量进行改进。
照片中这条鱼雷已在尾部安装了木制稳定器,以保证在空中阶段的正确飞行角度,但雷头尚未安装用于减速和吸收入水冲击的木制拖环。鱼雷尾部冒出的浓烟表明其发动机正在全速运转,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MK 13的发动机需要海水冷却,此时实际是在干烧,改进后的鱼雷投掷高度增加,干烧时间足以损坏发动机,所以后来设计了一个专门的挡板阀限制鱼雷发动机入水前的转速,也消除了在空中的浓烟现象。
![]()
![]()
配备FuG 218海王星雷达,机头安装八木天线的V056号梅塞施密特Me 262 A-1a,注册号是170056。
这不是夜间战斗机,而是一架用于测试不同雷达设计对操控性影响的试验机,漆成黑色的机尾上有很多白线显示气流方向。注意它是一架单座机,以当时早期机载雷达的技术水平,像Me 262这样的高速飞机,单个飞行员恐怕很难在实战中兼顾飞行和雷达操作。
![]()
![]()
英国皇家空军的地勤人员正将一架来自第149中队,机身无线电呼号OJ-T的肖特斯特林Mk.I轰炸机推向检修场地,这种飞机的起落架真是高大无比。
斯特林是英国自制的第一种四引擎重轰炸机,几何尺寸比后来的哈利法克斯和兰开斯特都大,但载弹量和航程等指标都不如后两者。
![]()
![]()
1945年1月15日,美国陆航第333战斗机中队的弗雷德·埃伯尔中尉小心翼翼地驾驶着在硫磺岛上空受损的P-38闪电战斗机返回塞班岛的基地,机翼上有个明显的大洞。这张照片是在一架从旁边飞过的B-24解放者轰炸机上拍摄的。
![]()
![]()
![]()
![]()
捷克斯洛伐克士兵操作一挺TK vz.24型重机枪,摄于1938年4月4日。这支枪是发明家弗朗齐谢克·亚内切克在奥匈帝国施瓦茨洛斯M.7/12型重机枪基础上改进的,包括弹药改为7.92×57毫米毛瑟弹、减轻枪机重量、缩短复进簧以及将枪管加长100毫米等。1922年至1934年间,用施瓦茨洛斯M.7/12改造了接近5000挺,另外还新生产了2200多挺。
但是这都没什么意义,我们都知道捷克斯洛伐克武器在亡国危机到来时没起到哪怕一丁点儿作用。
![]()
![]()
![]()
![]()
以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元帅名字命名的基辅坦克技术学校的学员正在守卫一架被高射炮火击落的德国Ju 88A-4轰炸机。这架飞机隶属于第54轰炸机联队第2大队第4小队,机身无线电呼号B3+BM,1941年6月25日空袭基辅附近机场时因受损严重迫降,4名乘员被俘。注意该机机头的大队标志,十字瞄准线下的英国轮廓。
最后一张照片是6月29日《消息报》以此4人名义发布的呼吁德国士兵倒戈相向的声明。
![]()
拖家带口的反坦克炮,1943年摄于苏联某地。牵引状态的88毫米PaK 43/41反坦克炮,还拖带着一门37毫米PaK 35/36反坦克炮,PaK 43/41的炮管上已涂上了4道击杀环。显然大口径火炮的装备并没有彻底淘汰威力不足的37毫米炮,这种可以在战场上手动推行的火炮仍有其存在价值。
背景中可见被德军缴获留用的苏制ZiS-5三吨卡车,更远处还有一辆标致 DMA正在驶过。
![]()
![]()
![]()
![]()
![]()
![]()
![]()
B-17轰炸机机腹球形炮塔视角照片。与地平线对比,可见本机与前方的飞机正在向左转向,同时炸弹舱门打开,这是投弹后正在脱离。
机腹球形炮塔是美制轰炸机的特点,当时英国在几种重轰上也尝试过,但最终都放弃了,因此德国夜间战斗机能潜入其正下方开火。美国重轰炸机的球形炮塔填补了防御死角,但对操纵它的机枪手很不友好,很多人在里面被冻伤或得了幽闭症。
![]()
![]()
![]()
一个苏军M1937型45毫米反坦克炮组在顿河畔罗斯托夫火车站附近支援步兵进攻,摄于1943年2月14日。在战争这个阶段,这种原始型号的45毫米炮已无法击穿德军主力坦克和突击炮的前装甲,但作为轻型支援火炮它还是非常称职的。
第三张是这个地点现代的照片。
![]()
![]()
![]()
二战时期的三名罗马尼亚士兵,左侧士兵手持捷克制7.92毫米vz. 24步枪,右侧士兵手提捷克制ZB-26轻机枪,而中间那位则配备罗马尼亚自造的奥里塔M1941(Md. 1941 Oriţa)冲锋枪。
奥里塔M1941是由罗马尼亚军官马丁·奥里塔于1941年研制,据说捷克斯洛伐克枪械设计师也参与其中。这支枪发射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于1943年开始装备罗马尼亚军队,总产量超过6000支。战后改进过的该型枪继续在罗马尼亚军队中服役,直到1970年代才被罗马尼亚版的AK-47完全替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