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日,印度尼西亚确认其 KSOT 自主无人潜艇在泗水附近发射了第一枚鱼雷,在码头侧用起重机装载后,从外部安装的右舷发射管释放了一枚 324 毫米食人鱼轻型鱼雷。图像和声明表明,在事件的大部分时间里,车辆部分处于水下状态,这有助于验证无人主机的安全分离和命令排序。
这次射击很重要,因为它证明了超大型无人潜航器上的完整轻型鱼雷杀伤链。 KSOT 原型机长 15 米,宽 2.2 米,吃水 1.85 米,PT PAL 声称增长性能可达 20 节,工作深度可达 350 米。早期的工程简报描述了排水量为 37.3 吨,巡航速度为 5 节(最高 8 节),18 小时内航行约 90 海里,初始潜水深度接近 50 米,这些数字与早期测试文章一致,随着动力和自主性堆栈的成熟,这些测试将扩展。
展示的武器是“食人鱼”的 324 毫米训练配置,这是一种国产轻型鱼雷,适合封闭水域反潜战。虽然推进和导引头的细节尚未公开,但从外部管进行干式发射对于紧凑型船体来说是一种务实的选择,因为它可以保留内部体积并简化维护。 PT PAL 还推出了一个基于卡车的自主潜艇指挥中心,通过视距和卫星链路控制 KSOT,为与水面战斗人员和巡逻机的有人-无人协作奠定了基础。
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表示,该部将采购 30 艘 KSOT,部署在海军潜艇作战司令部领导下的咽喉要道,特别是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轻型鱼雷使舰队能够对入侵的潜艇和小型战斗人员做出可扩展的反应,而易磨损的无人平台则可以吸收原本会落在船员身上的风险。这个概念符合群岛的地理环境,安静的持久性和当地的杂志深度可以胜过蓝水的耐力。
开发弧线异常迅速:KSOT 在 10 月 5 日印度尼西亚武装部队 80 周年阅兵期间公开亮相,PT PAL 于 10 月 8 日详细配置,然后于 10 月 30 日在泗水在高级国防领导人的见证下首次发射鱼雷。该计划始终分为三种变体:监视、单向攻击和本月展示的鱼雷武装,这标志着随着架构的稳定,有效载荷将采用模块化方法。
与全球其他国家相比,印度尼西亚优先考虑的是国内附近的近期杀伤力。美国正在部署更大的虎鲸级,澳大利亚正在升级幽灵鲨级,但雅加达配备轻型武器的 15 米长潜艇可能会在印度尼西亚海上航道内提供更早的作战回报。性能声明在不同的简报中有所不同,这对于向舰队标准迈进的原型机来说是正常的,但公开发射表明软件、动力、发射器几何结构和 C2 已经在海上集成。
地区媒体和分析师正在关注,但印度尼西亚尚未宣布 KSOT 或 Piranha 的外国客户。目前,该计划是一项主权能力计划,也提升了 PT PAL 作为无人水下作战系统集成商的形象。如果第一批生产批次能够快速交付甚至十几艘具有鱼雷能力的车辆,印度尼西亚将获得一个持久的屏幕,提示有人舰艇和潜艇,使对手在海峡的计划复杂化,并在不扩大有人驾驶潜艇部队的情况下加强威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