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长寿、抗衰老等领域的科技创新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初期往往是经济实力雄厚者率先受益,因此,有钱人可能活得更长久。等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后,普通人再能受益。”
11月6日,在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加快发展银发经济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分论坛上,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希哲教授表示:“这可能导致社会公平面临新的挑战。”
1
科技进步带来“时间差”式不公平
彭希哲举例指出,高收入群体可以通过支付高额费用,率先获得干细胞治疗等前沿医疗资源。
他进一步分析,许多创新性生物医药产品——如定价从数万元至十万元不等的生物治疗药物——在研发初期往往因仍处于临床试验或早期推广阶段,成本高昂,难以纳入国家医保或大病保险体系。
“普通民众难以承担这些费用,这种‘时间差’会使经济条件优越者优先享受科技红利。”他说。
彭希哲强调,科技发展最终具有普惠性趋势。“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应用,成本会快速下降,最终惠及更广泛的群体。”
他建议,在这一“技术普惠的时间差”阶段,中国应通过政策设计和制度创新,防止因科技扩散滞后造成社会公平的进一步失衡。
论坛期间,彭希哲团队正式发布了《中国银发科技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作为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正面临老龄化带来的“双重机遇”:
一方面,需要应对劳动力结构变化、医疗保障压力等现实挑战;另一方面,也催生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巨大需求。
发展“银发科技”已成为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社会体系的重要支撑。
2
银发科技成经济新引擎
《报告》系统定义“银发科技”为——以提升老年人福祉为核心目标,综合运用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现代科技成果,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条件、社会参与与精神文化需求的技术体系。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银发科技发展迅猛,呈现关键领域集群式突破,应用场景广泛拓展,政策+市场双轮驱动生态初步形成等特征。同时,也需克服多方面的发展瓶颈,主要包括:数据协同机制需强化,信息融合水平有待提升;复合型人才体系需优化,产学衔接机制尚不完善;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业生态体系尚待健全;适老设计理念有待深化,用户体验水平仍需提高等。
彭希哲介绍,世界先期老龄化的主要经济体在银发科技领域的创新方向各有侧重,形成了多元化的应用格局。
美国的银发科技创新集中在照护支持、金融科技、智能家居、人工智能与包容性设计等领域。
瑞典的银发科技重点在健康管理、社会支持与安全居住三大方向。
英国的银发科技呈现六大发展趋势:数字化、社交化传播、体验导向、全球化发展、社会责任与可持续性、安全保障。
日本的银发科技产业主要涵盖医疗医药、护理服务和老年消费品三大板块,需求集中在生活方式、医疗服务、健康促进、社交沟通与金融服务五大方向。
作者 | 中经记者 索寒雪
来源 | 中国经营网
排版 | 徐杜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