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拦弹全靠蒙?6%拦截率曝光,乌军不敢说的实话
说句实在话,11月8日那天乌克兰全境的防空警报,把这场仗的残酷劲儿扒得一干二净。
从7号后半夜到8号天刚亮,俄军一轮猛轰下来,基辅、哈尔科夫等五个州的能源设施全成了火海,4个老百姓当场没了命,波尔塔瓦和哈尔科夫更是直接全城停电,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咱们先说说这波袭击有多狠,俄军这回没光靠无人机堆数量,直接掏出了压箱底的家伙:67架伊朗造的“沙赫德”自杀式无人机,再加上“匕首”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这种硬家伙。
乌克兰军方拼了老命拦,好歹打下了52架无人机,可面对弹道导弹却一点招都没有,一枚都没拦住,眼睁睁看着导弹砸向能源站。
社交平台上全是能源工人抢修的画面,看着都让人心疼。
他们裹着厚厚的军大衣,在零下好几度的寒风里接线,冻得通红的手握着工具,嘴里哈着白气。
可往往是刚接好一根线,远处又传来爆炸声,只能赶紧躲进掩体,等轰炸停了再出来接着修。
乌克兰能源部长赫林丘克实打实说,这是迄今为止针对能源设施规模最大的弹道导弹袭击之一,国家电力公司没别的招,只能搞轮流停电,好集中力量抢修关键线路。
你发现没,这次俄军的打法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总靠无人机群当炮灰消耗防空系统,这回直接加了大量弹道导弹,就是奔着撕破防线来的。
泽连斯基9号晚上讲话时没绕弯子:“俄军现在就靠弹道导弹突防,咱们必须赶紧加防空装备,不然顶不住。”
这话真不是瞎喊。
从10月份开始算,这已经是俄军第九轮大规模炸能源设施了。
之前乌克兰靠着拼凑的防空系统还能勉强撑着,可这次连基辅的核心电网都被砸瘫痪了,居民家里的暖气跟着就停了。
有当地网友拍视频说,晚上家里冷得像冰窖,老人冻得直搓手,孩子哭着要暖气,只能点蜡烛照明,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想给外面报个平安都费劲。
更要命的是,俄军不光炸能源,地面战场也在加码施压。
俄媒那边放出消息,说已经控制了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的奥斯科尔河渡口。
可能有人不知道这地方的重要性,它被称为乌克兰“第三首都”,是乌军往前线运弹药、送粮食的关键通道。
![]()
这地方一丢,乌军东部防线就可能直接崩盘,到时候想守都没地方守。
咱们再想想,能源一断连锁反应多大?医院的备用发电机撑不了多久,救护车可能因为没油跑不动,老百姓连口热水都烧不开。
有乌克兰媒体报道,哈尔科夫郊区的村民已经开始捡树枝烧火取暖,超市里的瓶装水和罐头被抢空,这日子过得是真难。
我跟你讲,面对这火烧眉毛的局面,泽连斯基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了“爱国者”防空系统上。
之前他说要订27套,最近又改口说在跟美国谈25套的合同,还放下身段求欧洲国家:“你们现成的先借我用用,等美国新的造出来再还你们。”
可残酷的现实是,“爱国者”那套神话早就碎成渣了。
乌克兰前副总参谋长罗曼年科这老将军没藏着掖着,直接爆料:“这系统以前拦截率还有42%,现在连6%都不到。”
为啥会这样?说白了就是俄军的导弹升级了,“匕首”“伊斯坎德尔-M”这些导弹,末段飞行速度比以前更快,还能在空中变轨,“爱国者”的雷达根本锁不住,跟打蚊子似的,看着在眼前,就是打不着。
就算不管拦截率高低,这25套系统也难如登天。
美国那边“爱国者”全年产能就12到16套,现在订单已经排到10年后了。
以色列那边还催着要货防伊朗,美军自己库存都不够用,能挤给乌克兰的就10枚拦截弹,连一套系统的弹药量都凑不齐。
要知道一套“爱国者”光发射器加雷达就好几部分,再配上弹药才能用,这10枚导弹顶多算塞牙缝。
再看欧洲那些盟友,更指望不上。
德国之前给了3套,现在明确说“没法再给了”,自家边境防线还得靠这几套撑着,总不能拆了自己的盾给别人。
罗马尼亚给了1套,北约嘴上空喊着再给几套,可实际是分批交付,最快也得明年才能到。
泽连斯基那套“先借后换”的主意,没一个国家敢接茬,谁都怕把自己的防空系统调走了,俄军转头就打过来,这风险没人敢冒。
可能有人会说,美国不是一直援助乌克兰吗?没错,之前确实给过不少,光拜登上台后就给了超175亿美元的武器援助。
可现在不一样了,以色列那边也开打了,美国得优先顾着那边,乌克兰这边自然就成了后娘养的,援助力度肉眼可见地降了下来。
![]()
从另一个角度看,防空系统跟不上,已经直接影响到战场输赢了。
就说库皮扬斯克那仗,俄军靠着导弹和炮火优势,一波接一波地冲锋,乌军因为没有足够的防空掩护,运输机不敢往前线送物资,汽车队一出门就可能被导弹盯上。
前线士兵不光要扛着俄军的进攻,还得省着用弹药,连热乎饭都难吃上,只能被动挨打,想反击都没力气。
乌克兰前外长库列巴早就算过账,要想把全境都护住,至少得25个“爱国者”。
可现在满打满算才凑了5套,还都是各国凑的二手货,有的还是修修补补才用上的。
泽连斯基喊着“每年交付一批”,可按现在的产能算,25套交完得十几年,到时候这仗能不能打那么久都两说,纯属画大饼给自己打气。
更无奈的是,就算有这几套系统,弹药也快见底了。
“爱国者”一枚拦截弹就300万美元,相当于普通人家几辈子的收入,乌克兰自己造不了,全靠西方援助。
美国刚给的10枚,看着不少,可要是俄军再来一波6枚导弹的袭击,一次就用完了,够拦一次小规模袭击就不错了。
有乌军防空兵透露,现在都不敢轻易开火,得等导弹确定砸向关键目标才敢发射,不然打早了就是浪费。
俄军那边也看透了乌军的短板,11月10号凌晨又动手了,还是用“匕首”导弹炸了赫梅利尼茨基州,明摆着就是试探乌军的防空到底有多虚。
而乌克兰能做的,除了泽连斯基天天对着镜头喊援助,就是让能源工人继续在寒风里硬扛,修了炸,炸了再修,陷入死循环。
战争这事儿,从来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赢的。
俄军导弹越打越先进,“爱国者”的神话碎了一地,西方那些援助承诺听着挺美,真到要命的时候没几个肯动真格的。
乌克兰老百姓再能扛,能源工人再拼命,没有足够的防空罩护着,也架不住导弹天天炸。
说白了,国际上哪有什么铁打的盟友,全看利益够不够。
自己的命最终还得靠自己拼,指望别人救急,早晚得掉坑里,这就是战场最实在的理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