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JitLogistics)
E2Biz 供应链
打造卓越的数字化供应链
1
退市产品的供应管理难度
对退市产品的供应管理,是通过设计并执行一套完整的供应方案来完成的。不同条件下,供应方案设计的难度是不同的。
本专题的案例中,通过对退市产品的计划和采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讨论,分享了退市产品的供应链管理要点。在案例中有个说法:退市产品供应链管理的难易程度,很大程度上在该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已经决定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退市产品的供应管理难度呢?是这个产品的供应链应变力。
产品供应链的应变力,在案例中也提到过,就是当交付要求发生变化时,供应链能够以多快的速度完成符合新要求的交付。有时候供应链的应变力也被称为“供应链弹性”。
产品的供应链应变力有三个主要方面:资源通用性、供应时长弹性和供应数量弹性。
2
资源通用性
案例中,举的资源通用性的例子是退市产品所用物料的通用性,而实际上产品所使用的所有供应资源的通用性,对退市产品的供应管理难度影响都是类似的,即通用性越低、退市管理难度越大。制造资源的通用性中,最主要的类别就是物料通用性和产能通用性。
1 物料通用性
产品的物料通用性,是指在一个产品使用的全部物料中,通用物料的占比。物料是否“通用”,有两个等级。
外部通用是以外部市场为参照定义的“通用”。即该物料是否属于这个行业里大家都会用的物料,甚至有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内部通用是以内部需求为参照定义的“通用”。即该物料在企业内部是否会用于多于一个产品上。案例中就是用的这个级别的定义。对于使用接单装配(ATO Assembly To Order)运营模式的工厂来说,不仅会用于衡量原料的内部通用程度,也会衡量半成品的内部通用程度。
从定义上来看,“外部通用”比“内部通用”的应变力更强、供应风险更低,是更高等级的“通用”。
当以衡量供应风险为目的的时候,物料的通用性的计算是用产品中通用物料种类(个数)占产品所有物料种类(个数)的比例来表达的。
需要说明的是,物料通用性还有一种算法,就是用产品中通用物料的BOM成本(通常就是标准成本)占产品的总BOM成本来计算,但这种算法衡量的是成本管控的难度,而不是供应风险的大小。
2 产能通用性
和物料的通用性类似,产能的通用性也有两个级别,外部通用和内部通用。不过产能的外部通用不是指有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而是指除了自己的工厂以外,还有外包或外协的产能能够使用。产能的内部通用,就是指产品使用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柔性产线”,即可以生产多种产品的产线。
3
供应时长弹性
产品供应链应变力的第二个方面是时长弹性。即各种供应时长是否能有效应对需求变化。供应的时长弹性有两类量化指标来衡量供应链不同位置的反应能力。一类是物料的采购提前期(LT Lead Time),另一类是产品的制造提前期(MLT Manufacturing Lead Time)。
以采购提前期为例,这个时长越短,供应链对于变化的响应就越快。不仅如此,这个时长还会影响在途量的多少,从而影响退市产品供应方案设计。
无论是采购提前期还是制造提前期,除了考虑其绝对长短以外,还要考虑它们的稳定程度,尤其是采购提前期的稳定程度。
4
供应数量弹性
一般情况下,产品的供应数量弹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物料供应的数量弹性和产品供应的数量弹性。
1 物料供应的数量弹性
物料供应的数量弹性包括购买物料时要满足的约束条件对购买限制的大小,主要有三个量化指标:经济订购批量(EOQ Economic Order Quantity)、最小起订量(MOQ Minimum Order Quantity)和标准包装数(SPQ Standard Pack Quantity)。
除了这三个指标以外,还有一个被归到物料供应的数量弹性里的指标:库存量(包括在途量和在供应商一端的备库量)。之所以说它是“被归到”数量弹性里的,是因为这个“数量弹性”,实际上是由各段供应时长(履单周期OFT、制造提前期MLT和采购提前期LT)之间的匹配关系决定的。这在介绍库存计划的部分详细说明过,此处不再展开讨论。
2 产品供应的数量弹性
产品供应的数量弹性,包括我们自己的产品的经济制造批量(EPL Economic Production Lot)、最小制造批量(MPL Minimum Production Lot)和产品整包装数(SPQ Standard Pack Quantity)几个方面。所有这些参数,都是数值越小供应的应变力越强、弹性越大风险越小。
这几个参数(尤其是最小制造批量MPL),往往是由我们的工艺管理方法和设备、工模治具条件决定的,在退市阶段不会再进行调整,只要准确了解它们,在制定供应方案时正确安排即可。
供应链应变力的各个方面,不仅表征了退市产品供应链管理的难度,也说明了在设计退市产品供应方案时要考虑的供应要素。
5
设计退市产品供应方案
设计退市产品的供应方案,是指把一个退市产品全部资源供应的种类、数量和时间(尤其是截止时间)确定下来。
1 确定时间约束条件
在案例中,我们曾经提到,在退市产品的管理中,各种资源供应的时间问题都可以靠确定三个日期来设计退市供应方案:停止销售的日期、停止生产的日期和停止售后服务的日期。这三个日期中,停止销售的日期是源头,有了这个源头,再去确定停止生产和停止售后服务日期。
其中对供应链影响最大的是停止生产的日期。因为这个日期不仅影响了物料的供应,还影响了产能的供应。
2 以时间约束确定供应数量
一般情况下,退市供应方案是以时间约束和销售量预测来确定退市产品在每个时间段的逐渐递减的供应数量,再推算出各种物料和产能的供应方案。但在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当我们还有大量的成品或原料库存时,也会为了降低损失而以供应数量倒推停止生产、停止销售和停止服务的时间。
3 退市成本
制定退市产品供应方案的过程,往往是个时间约束和供应数量反复匹配和调整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退市成本。直接可见的成本,是因不需要再使用而报废的物料的成本,隐性的成本还包括推迟新品上市而减少了收益的机会成本。
一套退市产品供应方案的好坏,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退市成本。其中比较客观和准确的部分,是停用物料的报废成本。
退市产品的所有供应链活动管理,都是围绕着设计、修订和执行退市产品供应方案来进行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