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为接种一剂HPV四价或九价疫苗,无数年轻女性不得不定好闹钟、紧握手机,在官方预约平台前严阵以待,但名额往往在点击的瞬间显示“已约满”。“一苗难求”的焦灼现实,却成了不法分子眼中的“商机”。
近日,宝兴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抢购疫苗案,揭开了“代抢”黑产的内幕。
“技术黄牛”自行编写抢购程序,绕过公平规则,在短短时间内牟利183万元。最终,两人因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判刑。
案件回放:
“一苗难求”下的技术作弊
一切始于2022年4月。据法院审理查明,具备计算机技术能力的被告人袁某某,看到了HPV疫苗“一苗难求”之下的“商机”。他不再满足于常规操作,而是自行编写了一套专用的疫苗预约“作弊脚本”,意图通过技术手段在公平的竞争中“开挂”。
为实现牟利,袁某某招揽被告人谭某某作为其代理,负责在前线招揽客户,并指导客户在袁某某通过微信接口生成的二维码上填写用户身份信息。
袁某某使用抓包软件获取“约苗”“秒苗”等预约疫苗微信小程序后台服务器传输的医院内部ID、服务器接口数据、疫苗内部代码、疫苗发放时间等重要数据,待各省卫健系统通过上述微信小程序投放疫苗预约接种的名额时,袁某某使用编写的脚本程序绕过官方平台预约疫苗的正常路径,以远高于普通客户正常操作的频率帮助客户抢占预约接种名额。
截至案发,袁某某非法获利150万元,谭某某非法获利33万元。
案件结果:
非法获取数据 两人获刑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袁某某、谭某某违反国家规定,在没有权限、没有获得访问许可的情况下,非法获取普通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储存、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二被告人均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被告人谭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可依法减轻处罚。二被告人到案后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系坦白,依法从轻处罚;自愿认罪认罚,依法从宽处理;退缴违法所得,预缴罚金,依法从轻处罚。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袁某某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万五千元;被告人谭某某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法官说法:
获取其本无权获取的数据 要受到刑事制裁
公共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关乎公共利益和社会信任。行为人的技术代抢行为,实质上是利用技术优势“插队”,严重破坏了“先到先得”的公平预约规则。
法官表示,本案判决厘清了“技术”与“犯罪”的界限,虽然行为人未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破坏,但通过非法的技术手段,规避或突破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获取其本无权获取的数据,理应受到刑事制裁。
法官表示,人民法院精准打击“技术黄牛”,不仅为司法机关处理类似新型网络黑产案件提供了明确的裁判指引,还向社会宣扬了维护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资源的公平分配秩序,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价值导向。
![]()

来源:雅安市融媒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