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腹地,法润民心。“八五”普法启航以来,云阳县坚持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在36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绘就了一幅“法润万家,治兴云阳”的生动画卷。
云阳县委、县政府以“一盘棋”思维高位推动,每年召开2次以上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全体会议,为普法工作定调定向。在全市率先建立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履职报告评议机制,同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依法治县考核体系,足额拨付经费,以考核压责任,以保障强基础,推动云阳县“八五”普法规划走深走实。
多年来,全县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法治教育、平安建设、行政执法人员、村(社区)干部、“法律明白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培训学习会学习1800余场次,形成“以上率下、全员跟进”的学习格局。组建“头雁”队伍——“磐下雲虹”宣讲队等特色队伍6支,开展“六进”活动3800余场次,推动理论落地生根。
宪法宣传全域铺开,多次斩获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重庆赛区优秀组织奖、团体奖,新提任领导干部宪法宣誓全覆盖。民法典普及浸润民心,4800余场次“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活动,掀起学法热潮。3.8万余场次“法润千里 治汇广大”活动紧扣高质量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需求,将长江保护、营商环境、国家安全等领域法律法规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党内法规教育常抓不懈,组织“以案四说”“以案四改”等1800余场次,编发《堕落的青春》《歧途》等典型案例警示材料,让纪律红线入脑入心。
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旁听”机制成效显著,创新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全覆盖集中述法。青少年“课堂+实践”模式结出硕果,云阳县连续4年获市级法治教育优质课竞赛奖项,33件学生法治漫画、微视频等作品获市级荣誉,10万余名家长走进“空中法治大课堂”,建成全市首个小学校区内标准化模拟法庭,5所学校入选教育部法治教育“三个课堂”试点。农民工、妇女儿童、外卖骑手等群体有了“专属课堂”,1300余场次专项普法精准送达。更有“你学法我送票”活动送出龙缸景区门票1万张,让学法热情在绿水青山间持续升温。
![]()
普法宣传现场。(资料图)王云川摄
2个市级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19个县级法治文化阵地、42个镇街普法大讲堂、480个村(社区)法治角,织就“处处有法景”的立体网络。2条市级“红岩思政”研学精品线路,8条法治文旅线路,15处《云阳县法治文化地图》收录的法治文化遗产,让传统法治文化与红色法治基因在云阳焕发新生,助力打造大三峡文旅新地标。设计“云阳普法兔”IP形象及11类周边产品,打造特色普法品牌60余个,扶持创作本土法治文艺作品800余件,50余件获市级奖项,法治声音传得更响、更亮、更远。
在法治乡村建设方面,培育“法律明白人”4275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922户,创成国家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4个,国家级、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7个、示范镇2个,实现村(居)法律顾问480个村(社区)全覆盖。打造“贵兵调解室”“三根板凳”等特色基层善治调解平台30余个,年均调解纠纷超万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9.2 %。依法治校织密防护网,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实现全覆盖,9万余份反欺凌公约守护青春校园,第二初级中学、实验小学被命名为首批“重庆市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依法治企释放新动能,全市首创《企业常见违法风险点行政提示清单》《多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设立企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营商环境监测点、法治护企联系点41个,组建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为2.6万余家企业提供定制化“法治体检”。
此外,“三单三融三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菜单式”普法精准对接需求,AI大模型、VR体感识别等新技术让“数字普法”便民利民。云阳成为全市唯一市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云阳县司法局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李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