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清晨,薄雾轻笼云阳县泥溪镇老街。身着蓝色马甲的网格员王斌穿行在巷弄间,手持智能终端拍摄占道堆物情况。“滴”声刚落,照片已上传至镇“141”基层智治平台。两小时后,当居民推开窗时,巷道已恢复整洁如初。
走进泥溪镇综合治理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场镇各类数据。值班人员紧盯不断刷新的信息流,突然一条红色预警弹出:“石缸村三组供水压力异常”。只见他轻点鼠标,工单即刻派发至片区水管站,维修队随即出发。这一幕,正是该镇运用“141”基层智治平台实现精准治理的日常缩影。
“平台就像镇域的‘数字大脑’。”指挥中心负责人指着大屏介绍,接入城管、环保等12个部门数据后,现在能实时感知场镇“心跳”。说话间,系统自动生成一份占道经营热力图,执法人员根据预警区域开展精准巡查。
“您看,通过这个‘N力量’小程序,动动手指就能反映问题。”在胜利村便民服务站,网格员正手把手教张大妈使用线上平台。就在上周,张大妈发现供水管破裂,通过平台上报后,维修人员顶着夜色抢修,不到一小时就恢复供水。“这速度,搁以前想都不敢想!”她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
在泥溪社区“三号桥”休闲广场,几位老人正悠闲散步。居民王女士回忆起上月摘除马蜂窝的经历:“那天大货车经过惊动了蜂群,我在小程序里发了段视频,第二天消防队就来处理得干干净净。”如今广场边的警示栏上,仍贴着当时处置前后的对比照片。
在桐林社区留守儿童之家,志愿者李老师带着孩子们做手工折纸。通过平台“民生诉求”模块收集到暑期托管需求后,镇里整合社会组织力量开设公益课堂。“孩子在这既安全又能学知识,我们干活也安心。”前来接孩子的建筑工人陈师傅感慨道。
数据显示,自“民呼我为”系统贯通至智治平台后,该镇民生实事办结率突破93%,群众满意度达100%。
暮色渐浓,场镇新安装的智慧路灯次第亮起。泥溪镇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接入更多接地气的应用场景,让“科技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为建设和美乡村注入持久动能。(陈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