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4小时印巴首都接连被炸,塔利班玩借刀杀人,美国在背后偷乐
文 | 锐析风云局
编辑 | 锐析风云局
最近打开国际新闻,总能被两股紧张气息裹挟,南亚次大陆的爆炸声还在耳膜震荡,东欧平原的援助阀门就已被骤然拧紧。
20小时内,印巴两国首都接连遭遇汽车爆炸,特朗普一句不再给乌克兰一分钱,让整个欧洲的援乌计划陷入瘫痪,这两场看似毫无关联的危机,为何会在同一时间爆发,是巧合,还是有人在背后刻意操盘?
危机双爆
![]()
当地时间10号晚间,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街头突然响起巨响,一辆汽车在人流密集处发生爆炸,现场混乱不堪。
还没等印度政府完成现场勘查,20小时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地区法院外,几乎复刻了同样的恐怖场景,汽车炸弹轰然引爆,飞溅的碎片与浓烟吞噬了周边的无辜者。
巴基斯坦警方随后证实,这起袭击已造成11人死亡,另有多人重伤,伤者中不乏前来办事的普通民众,两起袭击的指向性异常明确:都瞄准两国政治核心区域。
都采用汽车炸弹这种冲击力极强的方式,时间间隔更是短到足以挑动最敏感的神经,要知道,印巴两国围绕克什米尔地区的争端已持续数十年,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
首都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历来是安保的重中之重,如今接连被破防,就在南亚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时,东欧的乌克兰传来了更坏的消息。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公开活动中明确表态,未来他若执政,将彻底停止对乌克兰的所有援助,一分钱都不会再花,这个消息绝非空穴来风,此前特朗普虽曾暂停新的军援计划。
但仍保留了拜登政府时期已签署的援助项目,乌克兰还能断断续续收到武器装备,欧洲也因此抱有美国迟早会回头的幻想,而这次斩钉截铁的声明,直接击碎了这份虚幻的希望。
相当于给乌克兰的战场补给线判了死刑,从新德里的爆炸声到特朗普的停援声明,看似跨越千里的两件事,实则传递出同一个信号:国际格局中的利益博弈已进入撕破脸的阶段,那些被当作棋子的国家和民众,正在为各方势力的野心买单。
谁在给印巴递刀子
![]()
印巴爆炸案的调查还在进行中,舆论战场早已硝烟弥漫,巴基斯坦塔利班,也就是常说的巴塔,很快通过声明认领了伊斯兰堡的爆炸案,称袭击目标是法院的司法官员。
但巴基斯坦政府出于案件侦查的严谨性,尚未最终确认这一说法,反观印度,在没有任何实证的情况下,已经把矛头牢牢对准了巴基斯坦。
印度国家调查局更是公开表示巴方是幕后支持者,这种先入为主的指责,透着一股反常的急切,这种急切背后,是印度国内难以收场的情绪风暴。
今年5月,印巴两国曾爆发短暂空战,结果让印度军方颜面尽失,出动多架先进战机,却没能击落一架巴基斯坦的歼10战斗机,最终以零战果收场。
![]()
这种耻辱性的失利,直接点燃了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民众走上街头高喊复仇口号,对军方的不满声浪越来越高,莫迪政府本就依赖民族主义情绪巩固执政基础。
面对这种局面只能不断向军方施压,要求其拿出强硬姿态,于是,印度军方开始了高密度的军事演习,据印度媒体统计,自5月空战结束后,军方平均每月要举行3次以上军演。
相当于不到10天就有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这种频率远超正常的训练需求,本质上是做给国内民众看的表演,也是在抓紧时间演练对抗巴基斯坦的新战术。
而在这些军演背后,总能看到法国军事专家的身影,法国达索公司是印度阵风战斗机的供应商,5月空战中阵风的表现不佳,已经影响到该机型的国际口碑。
若印度军方不能在后续冲突中扳回一局,达索公司未来的军工订单将大受影响,比印度国内情绪更危险的,是第三方势力的借刀杀人之计。
![]()
巴塔与阿富汗塔利班,也就是阿塔,本就同根同源,属于一根藤上的两个瓜,巴塔长期接受阿塔的武器和资金支援,双方在战略行动上高度协同。
就在不久前,阿塔与巴塔联合在巴阿边境发动大规模袭击,结果被巴基斯坦特战部队彻底击溃,不仅损失了大量人员装备,还失去了部分控制区域。
正面战场打不过,这些极端势力就把主意打到了印巴关系上,他们很清楚,印巴之间的矛盾早已是一点就着,只有伪装成巴基斯坦势力对印度发动袭击。
就能借印度民族主义的怒火,逼迫莫迪政府对巴基斯坦宣战,到时候,阿塔和巴塔既能借印度的手报复巴基斯坦,又能在战乱中重新扩张势力,可谓一举两得。
![]()
而法国和美国,也在这场潜在的冲突中看到了自己的利益,法国能挽救阵风战机的口碑,美国则能借印巴冲突打乱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毕竟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等核心项目都依赖南亚地区的稳定,如今的南亚次大陆,就像一个被多方势力围猎的棋盘:印度急于雪耻,巴基斯坦被动防御,塔利班势力在暗处挑事,西方大国在背后推手,每一步都暗藏杀机。
东欧困局
如果说印巴危机是多方推手的结果,乌克兰的处境则更像是被盟友扫地出门的无奈,自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就高度依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援助,美国的军援和经济支持。
![]()
是乌克兰能在战场上坚持的核心支柱,特朗普此次公开宣布停援,无异于抽走了这根支柱最关键的部分,更伤人的是,特朗普不仅要停援,还把锅甩给了欧洲。
公开表示应该由欧洲国家支付全额费用,帮助乌克兰购买美国武器,这种表态直接戳中了欧洲的痛点,经过两年多的援乌,欧洲各国的武器库存早已告急,军工生产能力却跟不上需求。
以德国为例,虽然一直喊着恢复军工产能,扩军到80万,但军工体系的重建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从技术工人培养到生产线升级,都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
所谓的扩军计划更像是纸上谈兵,欧洲现在的处境十分尴尬:继续援乌,就要掏空本国的棺材本,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遥远的战场,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已经开始发酵。
停止援乌,又会被贴上背弃盟友的标签,还可能让俄罗斯在冲突中占据更大优势,威胁欧洲的安全,而美国则坐收渔利,既不用花钱,又能通过向欧洲出售武器赚取利润。
![]()
同时还能借乌克兰危机削弱欧洲和俄罗斯,可谓一箭三雕,对乌克兰而言,最致命的打击不是武器和资金的短缺,而是士气的彻底崩塌。
此前即便援助缩水,乌军士兵还能抱着美国迟早会恢复援助的希望坚持作战,如今特朗普把话说死,这份希望被彻底掐灭,士兵们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也看不到坚持的意义。
有乌克兰前线士兵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大家都在问为谁而战,如果连最主要的盟友都放弃我们,我们的牺牲还有什么价值?
更糟糕的是,欧洲内部的分歧也在不断扩大,匈牙利早已明确表示反对继续援乌,甚至提出要推动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特朗普举行双普会,商讨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方案。
![]()
一旦双普会召开,就意味着欧洲对乌援助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失守,乌克兰将彻底陷入自生自灭的境地。
结语
南亚的硝烟还未散去,东欧的寒风已经吹来,这场利益博弈的棋局还在继续,但我们始终要记住:任何时候,普通民众的生命与福祉,都不该成为野心家的赌注。
![]()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清醒的认知,珍惜当下的和平与稳定,因为这才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