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在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文化场所中,邂逅一眼千年的精美文物;在彩林叠翠的山林间,享受深秋时节的美景……眼下,成都的中小学正式迎来首个秋假,不少孩子和家长都在期待中踏上了旅程,奔赴一场说走就走的秋日约会。其中,博物馆成为了许多家庭秋假出行的热门选择之一。
在文物与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学习,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踏上一段穿越古今的“蜀地奇旅”,感受天府之国的古代科技智慧与艺术美学……在首个秋假进行中,成都各大博物馆中人潮如织,满是带着好奇目光的学生。与此同时,博物馆也先后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邀请学生家长们一同,来博物馆里过秋假。
步入自然课堂
体验探索之趣
![]()
成都自然博物馆举行户外探索活动
当教育的场景从教室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中,会是一番怎样的体验?据介绍,为了让孩子们真正走出课堂,在真实环境中感受自然,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特别推出了户外探索系列。其中,“羽见成都”主题研学课程是本次秋假的亮点。该课程以“城市生态与鸟类多样性”为核心,采用“馆内学习+户外实践”的完整模式。
其中,在11月12日上午,参与活动的学生先在博物馆内进行系统学习,从鸟类标本观察、分类特征到飞行原理与生态角色,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此外,研学队伍还将前往青龙湖湿地公园,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户外观鸟实践。孩子们将学习使用专业观鸟设备,记录鸟类行为与栖息地特征,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念。
与此同时,当天下午在自然博物馆内发起的“未来生态局”探秘活动,则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高度互动的闯关舞台。孩子们将化身“生态调查员”与“飞羽守护者”,根据任务线索在展厅中探寻候鸟的迁徙路线、解锁鸟类的进化秘密。这种沉浸式的剧情体验,将知识学习巧妙地融入游戏探索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与团队协作精神。
未成年观众激增
博物馆迎来学生参观热潮
![]()
秋假首日的四川博物院
再将目光投向成都各大博物馆的展厅中,也会发现秋假期间学生的参观数量激增。其中,四川博物院就在秋假期间推出了“秋假托管班”,活动以博物馆为课堂,融合科学、数学、国学、历史、艺术、书法等多学科内容。从展厅探秘到经典诵读,活动还特别设有运动时光等环节,学生可体验投壶、木射、捶丸、蹴鞠等传统体育项目,在动静结合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
秋假中的成都博物馆
此外,成都博物馆在11月12日至16日期间,在原有2万张线上预约限额的基础上,每日增加2000张线上预约门票。每位成年观众可携带2名14岁以下未成年人入馆(未成年人需与成人同时提交实名信息预约入馆)。同时,该馆还推出包含了“画像砖”彩绘、“漆盘”彩绘、“天府汉碑”描红等内容的天府文化主题系列活动。
![]()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文化志愿者帮助孩子们搭建模型
为丰富青少年秋假生活,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则在11月12日推出了“三国匠造所·巍然栋梁之小小营造师”古建筑主题公益手工课。孩子们跟随古建筑专家,以武侯祠庄重的祠庙建筑为式样,感受蕴含在中国园林里的东方哲学。随后孩子们还亲手制作了成都武侯祠的过厅建筑模型,在实践中体验精妙的榫卯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当天的接待观众同比2024年增长32.23%。其中,文物区接待观众同比2024年增长80.76%。文物区接待未成年人观众同比2024年增长339.53%。
本文图据各大博物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