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预见能源
光伏板块因“收储平台取消”谣言集体大跌,阿特斯、晶澳等龙头股跌超6%。协会与企业紧急辟谣,称消息不实,并强调坚定支持行业“反内卷”政策。市场情绪仍显脆弱。
光伏圈今日被一则“小作文”击中,多家龙头股应声大跌超5%,市场在传闻与辟谣的拉锯中再度感受到了行业的脆弱神经。
晶澳科技董秘一句“收储平台黄了”的传闻,今日在光伏圈掀起滔天巨浪。传闻迅速发酵,A股光伏板块应声集体跳水,阿特斯一度跌超14%,晶澳科技、隆基绿能、亿晶光电等个股均跌超6%。
这场突如其来的下跌,让近期因“反内卷”而稍有好转的光伏行业再度蒙上阴影。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与晶澳科技随后紧急辟谣,协会执行秘书长刘译阳更在朋友圈发文正告造谣者“不要低估政策决心”。一场由谣言引发的市场恐慌,折射出光伏行业在“反内卷”关键期的异常敏感。
谣言突袭,光伏板块集体跳水
十一月的A股市场,光伏板块本就脆弱不堪,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引发恐慌性情。
周二早间,两则传闻悄然流传:一则是“硅料和组件联盟公司被有关部门否了”,另一则更指名道姓地称 “晶澳董秘在北京建投策略会直接说平台黄了”。
这些传闻像一颗炸弹投入市场,光伏板块随即集体大跌。
截至收盘,阿特斯跌超14%,晶澳科技、隆基绿能、亿晶光电、双良节能等个股均跌超6%。光伏ETF一度跌超5%,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多只龙头股盘中逼近跌停。
这场突如其来的下跌甚至波及了大热门储能概念股,近来因储能业务亮眼股价翻倍的阿特斯今日一度跌超17%,储能龙头阳光电源股价盘中下挫逾5%。
市场反应如此剧烈,与近期光伏板块的走势形成鲜明对比。此前,在“反内卷”政策预期下,光伏板块曾迎来一波强势上涨。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在辟谣后强势反弹、日内由跌转涨,但光伏股仍大面积收跌。
紧急辟谣,协会企业齐发声
面对市场异动和传闻发酵,涉事方迅速作出回应。
晶澳科技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公司并无高管说过‘收储平台黄了’一事,该传闻属谣言。”对于收储平台事宜,该工作人员补充道,晶澳科技并非该平台参与方,具体落实的细节并不清楚。
在给媒体的正式回复中,晶澳科技方面表示:“公司始终坚定看好并充分相信,光伏行业反‘内卷’的相关政策必将落地实施,并将积极支持和配合各项工作。我们真诚期待并支持收储平台能够顺利建立并发挥作用。”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官微在12日发布声明,明确表示“网络流传的小道消息均为不实信息”。协会坚定表示:“妄图通过造谣抹黑、恶意做空光伏行业牟取利益的恶劣行为,我们将与之斗争到底。”
协会执行秘书长刘译阳的发文更为直接:“正告造谣者,不要低估政策决心。行业自律,‘反内卷’,核心目的就是要让市场恢复到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来。”
收储计划,行业反内卷的关键举措
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收储平台”,实际上是光伏行业“反内卷”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此前的10月28日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经济半小时》节目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就国内光伏龙头联合收储产能一事称:“我跟TCL李东生董事长见面,我也跟隆基绿能的钟宝申总沟通。我们17家(龙头)企业基本上都签字了。”这一表述,引发了市场对于光伏板块的追捧。
据财联社报道,备受关注的多晶硅重组“联合体”平台正在筹划中,目前规划预计成立700亿元左右规模的基金,经讨论后,将采用百亿资金撬动700亿的“承债式”方式收购。
该方案意图通过以大收小、雪藏尾部产能实施强有力控产,收购方在交割后即停掉小产线,以未来硅料价格回升之后的收益承接相应债务。
业内普遍认为,只有在上游受控之后,光伏产业链的中下游才可能走出当前的困局。
业绩分化,组件企业的困境
传闻之所以能引发市场如此大的反应,根本原因还在于光伏行业本身面临的经营困境。
从三季度业绩看,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利润呈现明显分化趋势,多晶硅已经成为光伏主材环节率先出现业绩拐点信号的环节,但中下游电池和组件仍处于大面积亏损中。
以晶澳科技为例,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04亿元,同比减少24.05%;扣非净利润为-11.65亿元,同比减少619.16%。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368.09亿元,同比下降32.27%;扣非净利润-34.52亿元,降幅480.95%。
更早的公告显示,晶澳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5亿元—3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8.6亿元—23.6亿元。
相比之下,部分光伏企业业绩已有所好转。以隆基绿能为例,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9.15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81.01亿元,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大幅减亏。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头部光伏企业第三季度盈利情况环比有所改善,但依然承压。光伏板块盈利情况的环比改善主要受两方面因素推动:一方面,得益于光伏产业链价格的企稳,存货减值损失减少;另一方面,毛利率水平整体环比提升,其中硅料环节提升幅度较为明显。
另一家头部组件企业人士道出了组件企业的担忧:“目前上游硅料相对高价,市场普遍关注能否向下游电池组件顺利顺价。如果因为收储重组导致上游持续涨价,但组件环节未能跟涨,可能会引发下游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
多晶硅价格目前保持稳定,n型复投料和颗粒硅成交均价分别为5.32万元/吨和5.05万元/吨。硅业分会分析指出,从供需角度看,多晶硅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状态并未改变,高库存压力持续存在。
今日光伏板块的大跌,表面看是一则谣言的冲击,实则反映了市场对“反内卷”政策落地的疑虑与焦虑。
收储平台能否真正落地,如何平衡上下游利益,仍是光伏行业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