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据国家航天局11月6日消息∶天问一号环绕器近日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观测期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搭乘“长征五号”发射升空,踏上了奔向火星的旅程。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一起来了解“天问一号”。
![]()
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系列”,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被命名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的思路为“一步实现绕、落、巡,两步完成取样回”。2020年7月23 日,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5月17日,“天问一号”环绕器进入中继轨道,为“祝融号”火星车科学探测提供中继通信。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六个首次: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首次实现 4 亿千米距离的测控通信,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天问一号”探测器包括环绕器、着陆器、火星巡视器,总重量约5吨。“天问一号”到达火星开展科学探测需经历探测器发射段、地-火转移段、火星捕获段、火星停泊段、离轨着陆段和科学探测段。飞行途中经过4次轨道修正,“天问一号”执行近火制动,“刹车”后被火星“捕获”,正式开启火星探测之旅。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运行到选定的进入窗口,探测器进行降轨控制与停泊,释放着陆平台着陆火星表面。“天问一号”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首次成功实现了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标志着中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
“天问一号”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的探测任务包括环绕器的全球性与综合性探测,巡视器的区域精细勘测,以及全球性探测与区域性探测相结合的联合探测;环绕器还为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链路。“天问一号” 环绕器和巡视器分别具有全球性探测优势与区域性勘测优势,针对科学目标的要求配置不同的探测仪器。
![]()
星空无垠,探索不止。“天问一号”与星际天体的这次相遇,不仅是中国航天技术实力的展现,更是人类对宇宙永恒好奇的体现。随着更多星际“访客”的到来和探测技术的进步,相信我们将揭开更多宇宙的神秘面纱,在那璀璨星海中,继续书写属于中国人的航天传奇。
![]()
编辑|王蕾雅
复审|李 鹏
终审|张弋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