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几年前吗?
那会儿的酸菜鱼简直火得一塌糊涂。无论你走到哪儿,大街小巷几乎都有一块绿底白字的酸菜鱼招牌。有人下班就点名要吃这口酸辣爽的鱼;情侣约会、闺蜜聚餐、同事团建——全都少不了它。
“不吃酸菜鱼,就像没下过馆子。”
那时候真是这么个气势。
特别是那些主打“正宗川渝味”的连锁品牌,装修一个比一个卷,灯光打得像小酒吧,鱼片一上桌,酸香味直冲鼻子。很多人愿意排上一个多小时队,只为那口“麻到心里、酸到舌尖”的满足。
![]()
但好景不长——到了2025年,全国酸菜鱼相关企业注销、吊销的数量逼近1.5万家!
曾经排队排疯的餐厅,如今一批批“转让中”,让人唏嘘。
高价、低质、同质化,酸菜鱼自己把自己“卷”没了
为什么这么快就凉?
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太贵了。
如今主流品牌的酸菜鱼,一份两人餐要128块左右,人均算下来六七十,外加米饭、饮料、服务费,动辄百元起步。
网友调侃:“现在吃酸菜鱼,感觉像去高档法餐厅,还得掂量钱包。”
而很多人其实记得,那些年路边馆子的酸菜鱼,30块就能端上一大盆,鱼新鲜、汤够味,连老板都热情地给你添饭。
![]()
现在呢?
米饭还要单收5块,鱼片薄得像纸,酸菜多得能腌出一缸。难怪有人说:“现在吃的不是酸菜鱼,是‘酸菜汤配鱼影’。”
更糟的是——鱼不新鲜了。
早期的酸菜鱼都是活杀黑鱼、草鱼,肉质紧实有嚼劲。
但如今,连锁餐厅为了省成本,几乎全改成冷冻巴沙鱼。
这种鱼一公斤十几块,比活鱼便宜一半,但口感嘛……
用网友的话说:“一夹就散,一嚼就糊,跟豆腐似的。”
![]()
2024年媒体调查30多家餐厅,发现有六成以上用的是预加工巴沙鱼片。标准化做法虽然快,但彻底失去了灵魂。
现在很多人宁可自己在家做,买包调料、切条鱼肉,一顿成本不超过30块,还能根据口味调辣度。
“自己煮的才有烟火气。”不少网友这么留言。
一次食品安全风波,让“酸香”变“辛酸”
真正压垮这碗鱼的,是那场酸菜门事件。
2022年,泡菜加工厂的卫生视频被曝光,工人穿着拖鞋在地上踩酸菜的画面,直接让人胃口全无。
你能想象吗?那段时间很多酸菜鱼店一天销量掉了七成,老板说得直白:“酸菜一出事,我们的锅都跟着凉透了。”
![]()
有网友回忆:“那阵子我连家里自制的泡菜都不敢吃。”
虽然两年过去,监管确实在加强,但消费者的心结一旦有了,就不容易解。
现在很多品牌不得不花钱做检测、晒供应链、请代言人拍广告,只为重建信任。
但这些成本也全算在消费者头上——又贵了。
预制菜崛起,堂食的酸菜鱼彻底“掉线”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杀手——预制菜。
这玩意儿实在太方便了。
2021年酸菜鱼预制菜市场才5亿出头,到了2025年直接飙到两百多亿!
尤其是年轻人、打工族,三分钟一碗酸菜鱼出锅,酸爽不输外卖,还不怕踩坑。
有人笑说:“现在的酸菜鱼,餐厅不如厨房香。”
![]()
太二酸菜鱼甚至推出了“双版本”:堂食98元、预制菜38元。
这个价差,让消费者彻底看穿了:
原来我们花的钱,大半都在装修、营销和“情怀”上。
既然如此,还不如在家边追剧边吃。
市场饱和、创新枯竭,“酸菜鱼热”进入冷静期
酸菜鱼的故事,其实像极了所有短暂爆红的餐饮品牌。
从最初的“网红单品”到连锁扩张,几乎每一家都是“开得太快、掉得太狠”。
2019年全国酸菜鱼店超过3万家,到2025年仅剩2.5万家左右。
太二这样的头部品牌,门店也从623家掉到547家,营收下降13%,翻台率跌破3次。
![]()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
人们的口味越来越挑了。
酸菜鱼份量大,不适合独自吃饭的打工人;
年轻人更爱小份、快餐、性价比高的餐。
相比之下,酸菜鱼太“重”,太“传统”,太“不灵活”。
结语:这碗鱼,也许只是换了个吃法
如今,酸菜鱼的市场依然不小——2025年预计突破800亿元,但结构正在悄悄变化。
堂食在退潮,预制菜在崛起,酸菜鱼正在从“餐厅记忆”变成“家常味道”。
![]()
就像网友“老王的胃”说的那句:
“时代变了,我们不是不爱酸菜鱼了,只是没必要花百来块去排队吃那碗情怀。”
也许酸菜鱼并没有真的“凉透”,
它只是从餐厅的主角,回到了厨房的烟火中。
网友热评区
@小熊胃口大:以前吃酸菜鱼配米饭,现在在家一锅端,成本不到30,香得不行。
@打工人阿哲:酸菜鱼变贵不是问题,不新鲜才是最致命的。
@食客大刘:我怀念的,是那种现杀现做、酸香扑鼻的味道。现在的都太“工厂”了。
@白日梦想家:时代变了,大家都忙了,谁还有空排队一个小时吃鱼呢?
结尾:
酸菜鱼曾是一段热气腾腾的集体记忆,如今成了居家锅里的小确幸。
潮水退去后,留下的,不是谁更会营销,而是谁能让人重新“闻到那股酸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