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凌峰 文/图
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五丰余庆家庭农场的葡萄大棚里,负责人刘同胜正俯身查看阳光玫瑰的糖度。今年市场上阳光玫瑰价格走低,他的葡萄却能稳守30元每公斤的批发价,比普通产品高出近三成;凭借对品质和品牌的坚持,他还捧回了“山东省葡萄种植能手”的证书。这串“甜葡萄”,正是城阳区围绕“绿色有机、高附加值、高复购率”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城阳区以政策为锚、科技为帆,推动种植业提质增效,交出亮眼成绩单:2025年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亿元,增速4.34%;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37家规模生产主体农药残留合格率达100%,优质农产品正从“田间”走向“舌尖”,更走向品牌化发展的快车道。
![]()
图为五丰余庆家庭农场员工在对葡萄垄进行整平作业。
政策红利精准滴灌,为农企发展注入强心剂。城阳区出台现代高效农业奖补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园区最高给予投资额45%、单个主体不超1000万元的奖补。康家宁农业项目聚焦数字农业建设,成功获批青岛市数字农业示范园,拿下1000万元奖补;创邦农业示范园深耕绿色种植,靠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获评市级果树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政策护航下,全区新增设施农业15万平方米,老旧低效农业设施改造同步推进,现代设施农业的“骨架”越建越实。
科技赋能让老品种焕新生,新品类扎下根。夏庄街道的种植基地里,传承多年的杠六九西红柿经提纯复壮,培育出4个优质品系,口感更沙糯、甜度更均衡;青岛绿沃川农业技术服务公司为草莓搭建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从育苗到采收的每一步都有标准可循。不仅如此,城阳还引育沂蒙脆苹果、中油10蟠桃等17个市场热需品种,在田间示范种植40余亩城阳青系列大白菜,传统种质资源与新优品种“同台竞技”,满足了市民对果蔬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
跟着市场走,让好农品卖出好价钱。城阳区顺着季节时令,发布草莓、樱桃、红杏、葡萄4期名优农品采摘地图,把49家果园的坐标“晒”给消费者;联合日照银行举办葡萄品鉴会暨金融助农活动,30余家单位带着百余种产品参展,“田间直采+城市直供”的模式,让新鲜农品跳过中间环节直达市民餐桌。线上直播间里,“田间直播间”场景吸睛无数,仅城阳红杏就通过电商地图卖出130余万斤,销售额超10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15%以上。如今,全区累计拥有国家级认证优质农产品31个,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山色峪樱桃”“杠六九西红柿”成了家喻户晓的“网红农品”。
龙头企业领航,让产业链“串珠成链”。今年,望家欢农产品有限公司、南极维康、都市乡村冷链物流3家企业成为新晋青岛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区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3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0家。以易邦生物、蔚蓝动物保健为龙头的兽药产业链,2025年前三季度产值达15.29亿元、销售额16.51亿元,均占全市80%以上,形成了从科研到生产的产业集聚区。而像五丰余庆家庭农场、东光明辉农业科技公司、云头崮茶业有限公司这样的主体,制定了3项企业标准,通过“统一农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标准化模式,让农产品质量更稳定,品牌信誉更过硬。
来源:农民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