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乃芋头上市之良辰,菜市场内堆积得若小山般的芋头,个儿大且饱满,香气相当诱人,蒸着吃软糯香甜,煮汤喝温润顺喉,做成糖芋苗更是秋天里的一丝温暖。
许多人把芋头视作“养生粗粮”,天天吃也不觉得腻烦,可是你可晓得?这类看似温和又具营养的食品,实际上并非所有人都能进食
![]()
中医称芋头可“补虚健脾、宽肠胃”,现代营养学亦认为其含诸多膳食纤维、维生素C与钾元素,对促进消化、增强体质有益,然而由于它淀粉含量高、钾含量高且难消化,所以有三类人若吃多了,反倒可能对身体不利。
糖尿病患者——进食过多,恰似给血糖踩下油门”
别看芋头属于根茎类蔬菜,它升高血糖的本事可不差,每100克芋头含有近20克淀粉,热量约99大卡,等同于半碗米饭,虽说升糖指数(GI比白米饭略低些,可要是一次性吃太多,依旧会使血糖迅速升高。)
许多糖尿病患者觉得吃些“杂粮”没啥问题,结果饭后血糖蹿到10以上才懊恼。
我反复强调:芋头既非水果也非点心,不能在主食之外再增多食用量,要是真的想吃芋头,得把它算进当天主食总量里,比如说吃了150克芋头,就应当相应减少一碗白米饭的量
若始终如此,不仅会影响血糖的控制,还会使视网膜病变、肾损伤这类并发症的风险升高,
肾功能不全者——高钾隐患不可忽视
芋头每百克钾含量超过400毫克,对于健康之人来讲,这是调节血压、保护心血管的好事;而对于肾功能下降者而言,或许就是“隐形杀手”。
![]()
肾脏若受损,排钾能力便会变弱,血液里的钾离子会堆积起来,轻者会出现乏力、手脚发麻的状况;重者会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临床上已有因食用很多芋头、土豆这类高钾食物而导致急性高钾血症的病例。
因此慢性肾炎、尿毒症、透析的患者需严格控制高钾食物的摄取,芋头虽说较好,但这类人群应将其列为“限制级”,若需要食用,一定要遵从医生的嘱咐,把控分量,并且要留意在烹饪前泡一泡、焯下水以降低钾的含量。
肠胃功能欠佳之人
芋头中的黏液蛋白与丰富膳食纤维,本有助于润滑肠道,然而同时也较难被完全消化,食用过多易在肠道发酵产气,致使肚子胀、打嗝且排气增多。
尤其是本身患有慢性胃炎、胃动力不足、肠易激综合征的人,吃完芋头常会感觉“堵得慌”,《本草纲目拾遗》早有记载:“芋头食多则腹张,”此即表明古人早已发现其有“滞气”之特性。
这类人并非完全不能吃芋头
而是需留意两点
其一食用量少些,一次不超过半个拳头大小;
其二要把芋头煮熟煮透,别吃生硬的,最好做成芋头粥或者炖成烂烂的芋泥,如此可减轻肠胃负担。
此外过敏体质者也需留意,削芋头皮时手痒且红肿,是由于其中有草酸钙针晶,会刺激皮肤与黏膜,处理时建议戴上手套,充分加热也可降低刺激性。
怎么吃芋头才健康?记住三个原则
适量吃
普通人每次食用量别超过一百克,一周食用两到三次便可以,
替代主食
![]()
若把芋头当作食物,食用后就应适当减少米饭摄取量,莫将其当作加餐来食用,
清淡做
最好先选择蒸、煮的方式,别吃糖芋艿、炸芋角、芋圆奶茶这类高糖高脂的“伪健康”食品
芋头是佳品,然而再好的食物也需看何人食用、食用量多少以及如何食用,尤其是在收获的这个时节,面对一堆堆新鲜芋头,更要学会克制。
养生并非见好就一味进食,而是契合自身方为真正的滋补,存在这三类人,需管住嘴巴,莫让一口美食变成身体的负担。
转载自《老郭养身堂》,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