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一则小学生妈妈的发帖,激起了无数家长的共鸣。
这位妈妈写道。
开学时精心为孩子准备了20 支削得尖尖的铅笔、两块印着卡通图案的橡皮,本以为足够支撑一个学期。
可才过了短短几周,孩子放学回家打开笔袋,里面只剩下两根光秃秃的铅笔。
![]()
笔身上连一点熟悉的标记都没有,显然不是自己当初买的那批。
橡皮也只剩一块,颜色和款式与最初准备的截然不同,同样 “来路不明”。
帖子下方的评论区,很快成了家长们的“吐槽大会”。
一位妈妈紧跟着留言,说自家孩子更 “离谱”。
昨天刚买的带握笔器的铅笔,今天就没了踪影,问孩子怎么回事,孩子只睁着懵懂的大眼睛说 “不知道,可能放在教室了”,去教室找了一圈也没发现。
还有家长无奈表示,家里的橡皮就像 “会隐身”,每次买一大盒,没几天就所剩无几,孩子要么说 “借给同学没还”,要么说 “掉地上找不到了”。
还有过来人家长说,根本不用想用会用一个学期,她家孩子周末准备好铅笔盒,周二就会剩两支,都不是自己的。谁也不知道剩下的去哪里了。问也没有用,反正孩子自己有笔用。
![]()
除了丢文具,孩子们“自主交换” 文具的操作也让家长们哭笑不得。
有位家长发现孩子放学带回的铅笔盒,颜色和图案都很陌生,仔细一问才知道,孩子在学校和同学觉得彼此的铅笔盒好看,就直接交换了,全程没跟家长提过一句。
还有更让人无奈的情况,有家长晚上检查孩子书包,发现语文课本不见了,课本封面明明写着孩子的名字。
可在教室、书包夹层找了个遍都没找到,只能在家长群里询问其他家长。
家长群里,类似“谁看到我家孩子的蓝色橡皮了”、“有没有家长捡到写着 XX 名字的铅笔” 的消息层出不穷。
![]()
一开始,家长们还会因为孩子频繁丢文具而焦虑,担心孩子养成丢三落四的习惯。
可看着群里其他家长都在说自家孩子有同样的情况,反而渐渐放宽了心,互相安慰道:“一二年级的孩子都这样,注意力还不集中,等大点就好了。”
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她说之前带一年级时,一个学期下来,在教室的抽屉里、讲台下、走廊角落捡到的铅笔就有200 多支。
每次拿着这些铅笔问班里的孩子 “这是谁的”,孩子们要么摇摇头说 “不是我的”,要么互相看看说 “不知道”。
这些没人认领的铅笔,老师只能暂时收起来,等到放假前,再分给班里的孩子,每个孩子能分到四五支。
![]()
其实,一二年级孩子频繁丢文具、换文具,背后是他们年龄阶段的特点。
注意力容易分散,对物品的归属感还没有清晰的认知,做事也缺乏条理。
对于家长来说,与其因为丢文具而批评孩子,不如耐心引导他们学会整理文具,慢慢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你家孩子上学丢文具了吗?
欢迎分享。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