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纽约的清洁能源仪表板、伦敦的气候风险地图、悉尼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城市战略、巴黎易于理解的气候蓝皮书、北京的空气质量官方预报和香港的固体废物资讯公开,共同构成全球城市绿色低碳透明度的实践典范。
这是《全球城市绿色低碳透明度指数》(CGTI)报告中指出的信息。当地时间11月11日,在巴西贝伦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连接全球:推动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发展”论坛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发布该报告。
CGTI报告首期选取全球六大洲30个城市,基于城市共建、污染源监管、空气质量、水质、双碳及绿色供应链和企业气候行动等指标,并采纳了来自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蔚蓝地图平台的数据,旨在发掘最佳实践,促进城市间相互借鉴学习,提升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能力。
评估结果显示,纽约、伦敦、悉尼在绿色低碳透明度方面得分位居全球典型城市前三位,巴黎、北京、香港紧随其后。
![]()
首期CGTI指数评价结果。
报告同时揭示,中国城市在环境质量与污染监管信息公开上实现跨越式提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效助力2013年以来中国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的快速改善,为全球南方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方案。然而,在气候目标进展追踪、生态本底信息深度披露等方面,全球多数参评城市仍面临共同挑战。
报告指出,系统性的环境监测与充分的信息公开,是赋能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强化环境治理效能、并最终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在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城市层面的行动变得愈发重要。”马军说,“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已进入深化落实的关键时期。提升城市透明度不仅关乎问责,更是构建各界信任、引导市场资源、激发社会创新的基础。我们希望通过持续评价、对标与交流,加速全球城市的绿色进程。”
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教授戴沛权表示,环境资讯的公开,使政府、企业与市民能够在同一事实基础上协作,从而推动更具科学依据与公信力的气候行动。希望借此平台,进一步加强区域与国际的知识共享,推动更多城市以科学、透明与创新的方式,共同迈向可持续、低碳及有韧性的未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