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821字,阅读约6分钟 ▼
初冬午后,金牛宾馆会议厅内,一场关于影视产业未来的对话正在展开。
“我们看到,整个影视产业正处于一个大变局的时代,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它?”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四川影视文创城董事长罗思的提问,拉开了2025成渝影视发展大会主题沙龙的序幕。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四川影视文创城董事长罗思主持沙龙
这场名为“影视文旅产业破局:‘人工智能+’引领的转型与升级”的沙龙,聚集了来自影视、传媒、科技等领域的四位嘉宾:原华谊发行总监、现中视浩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朝阳,道川传媒(成都)有限公司、创始人,四川省影视发展联合会理事王展鹏,井鸽(成都)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文肖萌,重庆达瓦合志影像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陈亮。四位来自产业一线的嘉宾分享了他们的思考与探索。
![]()
主题沙龙现场
焦虑与希望:
AI 是工具,还是对手?
“面对未来,我们在内容这件事情上,如何定义好内容的标准?”沙龙主持人罗思提出第一个问题。
![]()
中视浩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王朝阳
王朝阳坦言,“近一年来,我和团队常常在两种状态间切换:白天觉得AI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晚上却焦虑得睡不着,担心明天会不会集体失业。”他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AI可能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画笔’,但它不知道主人公要画什么。它能瞬间生成一千个绝美镜头,却不知道主人公此刻的心境;它能写出语法精美的对白,却不知道哪一句会刺痛观众的心。”
在他看来,感知的能力依然在创作者手中。“我们不会失业,但必须进化——未来的导演不再是一个‘绘画师’,而更像首席策展人,在无限的创意中做出判断与整合。”
转型现场:
行业正在发生的革命
转型和升级,到底转的是什么?
![]()
道川传媒(成都)有限公司、创始人,四川省影视发展联合会理事 王展鹏
王展鹏用一系列案例,勾勒出行业正在发生的剧变:即梦AI团队用AI全流程打造动画短片,联合影视飓风等团队,仅用1-2个月完成从立项到播出;更颠覆的案例是,上个月诞生的40分钟AI电影,10人团队用1个月时间,实现版号落地与宣发,而传统动画电影《哪吒》耗时三年;短剧市场同样狂飙,短剧制作从“月更”进入“量产时代”,效率提升十倍不止……
“这些不是未来,是已经发生的现实。”王展鹏说,“转型,不只是技术的转变,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你要学会用AI思维去思考、决策、创作。”
产业的春天:
创作门槛大幅降低
主持人罗思提出:“在这个时代,该如何理解人工智能阶段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
井鸽(成都)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 文肖萌
文肖萌用两个词概括他的观察:产业、春天。
“从前做AI视觉,要素是不齐全的。现在你看,IP方、制作方、发行方都进来了,产业链正在成型。”他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
而“春天”则意味着创作门槛的降低。“我们公司没有一个人是影视科班出身,但我们也能做出被央视、人民日报采用的抗战题材短片。”文肖萌说,“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些被埋没的好剧本、好创意,终于有机会被看见了。”他预测,行业将从“降本增效”阶段,逐步转向“内容创意”的竞争,“AI让我们不再被技术限制,而是回归内容本身。”
变与不变:在浪潮中坚守的核心?
“身处技术浪潮中,立足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面对变化多端的世界,究竟什么是始终不变的?”罗思向四位嘉宾提出了这个根本性问题。
![]()
主题沙龙现场
王朝阳认为,不变的是“创作的民主化”:“AI最大的礼物,是让不会画画、不会剪辑的天才少年,能用最低成本把脑海中的世界展示给我们。”
王展鹏说,不变的是“讲故事的需求”与“听故事的需要”:“从口述、文字到影像,形式在变,但人与故事的关系从未改变。”
文肖萌指出,不变的是“观众对好内容的需求”:“过去一些非遗、科幻题材很难拍,现在用AI可以低成本实现,让内容更贴近观众。”
![]()
重庆达瓦合志影像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陈亮
陈亮则从工具与内容的关系出发:“我们一直在追求更好用的工具,从胶片到数码,从绿幕到虚拟拍摄……但我们对优质内容的追求,始终不变。”
AI时代的挑战与未来
随着讨论深入,一些现实问题也浮出水面:
版权问题:AI生成内容是否侵权?模型训练数据是否合法?
内容同质化:一个美术风格走红后,很快会出现大量模仿作品……
人才培养:高校教育如何适应AI时代?
![]()
主题沙龙现场
对此,文肖萌坦言,全球范围内对AI版权的界定尚不成熟,“目前只能靠人工避开明显侵权内容”。王朝阳则提出,是否可以设立“AI制片人”岗位,专门管理创意数据流与版权风险。
而在人才培养方面,王展鹏指出,传统教学中“老师比学生强”的局面正在被打破。“现在更需要的是有影视思维的AI导演——他们不仅懂创作,还要懂技术整合。”他建议高校与一线团队合作,用项目制带动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用AI表达创意”。
![]()
主题沙龙现场
不惧AI,拥抱内容
沙龙的尾声,四位嘉宾分别用一句话表达了他们对AI时代的态度:
![]()
“AI是思想的加速渲染器,它解放的不是双手,而是被技术束缚已久的创造力。”
——中视浩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总裁 王朝阳
![]()
“好的IP由观众定义,不要把审美权握在手里,交给大众。”
——道川传媒(成都)有限公司、创始人
四川省影视发展联合会理事 王展鹏
![]()
“未来两年的生力军在高校,产业的源头在人。”
——井鸽(成都)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CEO 文肖萌
![]()
“不要恐惧AI,要去拥抱它,把更多心思放在内容内核上。”
——重庆达瓦合志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运营官 陈亮
![]()
合影留念
这场沙龙没有给出所有问题的答案,但它清晰地指向一个方向:
AI不是来替代创作者的,而是来拓展创作可能的。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内容产业的核心依然是人、故事、与情感连接。而“人工智能+”,正是为了让这些不变的价值,被更好地看见、听见与传承。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出品 ——
【原创作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 | 钱莱
视听传媒学院图文直播团队
编辑 | 邹梅
图片审核 | 赖光玮
复审 | 尹丹
终审 | 余乐
欢迎投稿
cyxctzb2020@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