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桃李芬芳。今年的 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展示新时代信阳市广大教师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甘为人梯的精神风貌。我们特推出《铸魂强师 致敬最美筑梦人》专栏,为您讲述优秀教师们以教育家精神为舵,以立德树人为帆,引领学子在学海扬帆远航的育人故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德向善、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今天为您展播固始县实验中学教师王琳的教育故事——《静待花开:一位平凡教师的十七年守望》。
初为人师 种下梦想的种子
![]()
2008年的秋天,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洒在崭新的讲台上。王琳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站在教室里,看着台下几十双好奇的眼睛,她暗暗许下承诺:要做家长的贴心人,做学生的引路人。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这份职业将带给她怎样的酸甜苦辣。她只知道,每一节课都要对得起这些期待的眼神。为了把枯燥的单词和语法讲得生动,她常常备课到深夜,琢磨如何用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理解;为了提高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她设计英语话剧表演,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感受英语的魅力。
爱的教育 藏在细微处
![]()
2016年冬天,班里的小林同学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也一落千丈。王老师注意到他总是一个人发呆,放学后也不和同学结伴。经过耐心沟通,她才知道小林同学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家里每天争吵不断,他甚至想辍学打工。那段时间,王老师成了小林同学的“树洞”。她每天抽时间陪他聊天,帮他补落下的功课,还悄悄联系了学校的心理老师。一次放学后,小林同学红着眼睛说:“老师,我觉得活着没意思。”王老师紧紧握住他的手:“世上无难事,你还有我,还有我们这个班,我们一起想办法,好不好?”渐渐地,小林同学脸上有了笑容,成绩也慢慢回升。毕业那天,他在给王老师的卡片上写道:“您是我黑暗里的那盏灯,给我温暖,给我方向。”
学无止境 做永远的“学生”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王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2023年,她发现现在的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传统的教育方式似乎不够用了。于是,她主动申请报名了信阳市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同事打趣她:“都四十岁多了,还折腾啥?”她笑着说:“孩子们在变,我们怎么能原地踏步?”那几年,她白天上课,晚上啃专业书籍,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类培训和教科研活动,并荣获固始县2024年度骨干教师,县优质课二等奖,县级课题结项证书,市级课题结项证书等。她所带的九(15)、九(20)班在2020年度、2024年度全县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成绩突出,被评为文明班级。她的课堂也成了学生们最放松的地方。
丰收的季节 静待花开
![]()
2024年中考放榜那天,九(20)班的家长群里炸开了锅——全班74人全部考入县重点高中,更有3名学生冲进全县前十!王老师手机里塞满了家长的感谢短信,她却只是淡淡地回复:“是孩子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有人问她成功的秘诀,她想了想说:“教育就像种花,你只管浇水、施肥、除虫,剩下的,交给时间。”
教室里的守望者
十七年,足够校门口的小树苗长成需要两人合抱的大树,也足够当年那个站在讲台上会紧张的年轻教师,沉淀出眉宇间的从容。如今的王琳,依然每天清晨六点半到校,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学生们背着书包跑过来,笑着喊“王老师早”;依然会在作业本上写下大段批语,“这处比喻用得妙”“这次错题比上次少了,进步啦”;依然会在听到学生说“老师,我好累”时,悄悄递上一颗糖,说“歇会儿再加油”……有人说她“桃李满天下”,她却摇摇头:“我不求他们都记得我,只希望等他们长大了,回头看看青春这条路,能想起曾经有人真心陪他们走过一段,就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