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如果马嵬坡兵变唐玄宗硬保杨贵妃结局会咋样?真相太恐怖了
![]()
说起马嵬坡兵变,它是大唐盛衰的转折点,不过许多人对于它更多的印象是一曲浪漫的爱情故事——
我们哀叹于唐玄宗李隆基身为帝王,却无法保护心爱女子的无奈与悲情。
![]()
有人提问:如果当初唐玄宗誓死硬保下杨贵妃杨玉环的命,禁军们真的会弑君吗?对此,网友回答“那对于李隆基来说,将会是必死的结局”。
而这正是这场马嵬坡兵变真正“恐怖”的地方,一个更为冰冷、残酷的真相:马嵬坡兵变,从来不是一场针对杨贵妃的突发骚乱,而是一场目标直指玄宗的未遂政变。
![]()
从始至终,都跟“爱情”无关。
首先我们来看“造反”的源头——禁军。
这些禁军将士,是国家最精锐、最核心的武装力量,也多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成员,他们与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
![]()
安禄山范阳起兵,短短时间便攻陷两京,天下糜烂。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浩劫的根源在于玄宗晚年沉溺享乐、怠于朝政,在于他宠信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在于他放任安禄山坐大。
![]()
他们对玄宗的统治已经彻底失去信心,完全清楚矛盾在玄宗李隆基这里。
另外,玄宗逃离长安,是极其秘密和仓促的。就在前一天,这位帝王还下旨要御驾亲征,第二天就跑了。
![]()
这意味着,这些禁军将士的父母妻儿、亲族家眷,几乎都被留在了即将陷落的长安城中,命运未卜。
比如唐代宗李豫,当时还是广平王李俶,他当时的妾室沈氏就被滞留长安,也就是《大唐荣耀》里景甜饰演的沈珍珠,至此杳无音信,李俶即位后,还有其子李适都找了许多年,依旧找不到人。
![]()
有一个信息可以表明玄宗逃跑的急促,连吃的都没有准备,吃食都是当地老百姓给的。
回到禁军这边,这种被主君背叛和抛弃的愤怒与恐惧,是任何忠诚都无法压制的,他们的怒火需要一个出口。
![]()
此时,禁军的矛头本应直接指向这场灾难的总负责人——唐玄宗李隆基。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哗变将刀尖对准帝王,无论最后是否成功,大唐的中央政权瓦解,势必都会陷入混乱。
关键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
接着我们来看禁军统领陈玄礼,“妙手”将矛盾转移。
在马嵬坡兵变的关键时期,禁军首领、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站了出来,他是对玄宗有旧情的老臣,同时也是一个深谙政治生存之道的现实主义者。
![]()
他知道,直接弑君的成本太大,还会让自己背上千古骂名。
于是,他进行了一次天才而冷酷的“矛盾转移”。
他向将士们宣称:“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由杨国忠割剥氓庶,朝野怨咨?若不诛之以谢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愤!”他将所有罪责,精准地引导到了宰相杨国忠及其家族身上。
然后以“杨国忠谋反”的罪名,将他和部分族人直接杀了,直接平息了禁军们大部分的怒火。
![]()
就连当时出来阻拦的御史大夫魏方进都杀了,兵部尚书韦见素听见大乱,跑出来查看也差点被杀......
很快,陈玄礼更进一步,向玄宗提出了“祸根犹在”的要求——处死杨贵妃。这看似是对杨氏家族的斩草除根,实则是一场对玄宗政治态度的终极试探。
最后我们再来看唐玄宗的政治决断,是一种顶级政治动物的冷酷本能。
当高力士将陈玄礼的要求转达给玄宗时,这位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帝王,内心经历的不是才子佳人的缠绵不舍,而是一场冷酷的政治计算。
![]()
那个“一日杀三子”、“抢了儿子媳妇(寿王妃杨玉环)”的李隆基,他的本质是一个顶级的政治动物。在他的人生信条里,权力和生存永远是第一位,感情只是权力的点缀。
他瞬间读懂了陈玄礼的潜台词:
处死贵妃,代表你承认了错误,愿意与过去的错误政策切割,将士们可以暂时相信你,护送你入蜀。
不处死贵妃,代表你冥顽不灵,依然要庇护导致祸乱的“祸水”。那么,你对帝国、对军队就毫无悔意与价值。一个没有价值的皇帝,在乱世中,就是累赘。
![]()
历史记载:玄宗“不忍见气死”,“不忍”之下或许有过一丝朝夕相处的温情,但更多的是计算和恐惧。
他明确知道,此时他的禁军不是保护他的护卫了,而是一群随时可能弑主的饿狼,至于为何会“天下大乱”,背后的原因他想必也早想明白了。
![]()
如果他硬保杨贵妃,结局就相当恐怖了。
1、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陈玄礼无法再压制军队。
愤怒的士兵将冲进行宫,不仅杨贵妃会当场死于乱军之中,玄宗本人也极有可能被“意外”杀害。乱军之中,完全可以用“为乱兵所害”来掩盖一场彻底的弑君政变。
2、太子李亨早已与禁军势力暗通款曲。
一旦玄宗被杀或被控制,李亨会立刻被拥立为帝,然后以“为父皇报仇”、“平定叛乱”的名义,清洗所有“弑君者”,从而完成权力的和平过渡。
玄宗将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3、皇帝在流亡途中被自己的禁军所杀,这个消息将彻底击碎大唐王朝最后的法律与秩序藩篱。各地节度使、藩镇将不再有任何顾忌,会纷纷自立。
可能会换来唐朝的提前覆灭,提前进入到五代十国般的彻底碎片化时代。
因此,玄宗的选择,根本不是“为了生命放弃爱情”的浪漫悲剧,而是“在必死无疑与断尾求生之间,选择了后者”的政治自救。
![]()
他用杨贵妃的性命,为自己买来了一张前往蜀地的、暂时的安全通行证。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谁也不愿意说,盛唐是自己让他陨落的。
陈玄礼的“甩锅”和玄宗的“接锅”,共同完成了这场危机公关。
杨贵妃,这位从不干政的女子,最终成了帝国所有矛盾的聚焦点和替罪羊,用她的死,暂时弥合了即将爆裂的统治集团裂缝。
![]()
就像《妖猫传》里说的那样“驾驭所有人,就是帝王的极乐之乐”。
“没有人愿意承担杀死贵妃的罪名,连皇帝也不愿意!”而杨贵妃是盛唐的代表,这句台词的“潜台词”是:没有人愿意背负让盛唐陨落的名义,包括皇帝。
![]()
那就只剩下一个人了!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