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男子在广西南宁地铁站内当众大便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图/荆楚网
近日,一则“男子在南宁地铁站内当众大便”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由于画面未作打码处理,引发公众热议。
部分网友批评该行为有失公德,也有人质疑:站内监控视频为何未经处理便流出?是否涉及侵犯个人隐私?
11月12日,南宁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工作人员向媒体确认,事件发生于11月11日,站方已及时完成现场清理与消毒,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公司将配合推进后续处理。
在公共场所做出不雅行为,确实有违社会公序良俗,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警告、罚款乃至行政拘留等处罚。然而,当事人的行为失当,并不代表其隐私权与名誉权可以被随意公开践踏。未经打码即传播监控视频,不仅侵犯其合法权益,更可能对其造成持续且广泛的心理伤害。
据南宁地铁客服透露,事发位置距离卫生间指示标识不足两米,站内厕所指引清晰可见。若该男子明知附近有卫生间却仍选择随地便溺,则其行为确实难以谅解。
若查实其属故意扰乱公共秩序,警方可依法以寻衅滋事等条款予以处理。
但另一方面,地铁内部监控视频的泄露与传播,同样涉嫌违法。根据《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或公开相关视频信息,尤其应保护个人隐私与敏感信息。即便为警示目的公开,也需进行严格的“脱敏”处理。
《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明确指出,在公共场所采集图像应限于维护公共安全之必需,且须设置明确提示。所收集的图像属敏感个人信息,非经法定程序与严格保护,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男子在地铁站内的不文明行为固然应受谴责,但其形象、身份等信息一旦被传播,极易导致其人格尊严受损,甚至引发“社会性死亡”的严重后果。
此外,部分网络平台对未打码视频的传播未加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个人隐私的泄露风险,反映出平台在内容审核与用户权益保护方面的责任缺失。
对此,当事人有权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地铁运营方应追查视频泄露源头并追究责任;相关网络平台也应及时清理未打码视频,防止二次伤害。各方应从此事中汲取教训,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杜绝以“曝光不文明”为名侵犯个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声明: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无法获取原作者信息,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