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不是“唐僧肉” | 江南时评
姚隽
近期有消费者向《财经调查》栏目反映,有人在网络平台上放出“医保卡薅羊毛攻略”,公然分享在药店里刷医保卡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经验。今年早些时候,全国多地医保局陆续发布了“禁止将医保卡变为‘购物卡’”的预警提示。但根据报道,这样的违法行为,依然在一些地区的药店和生产企业里上演。
是可忍,孰不可忍!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每一分钱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如今,这把生命保护伞竟被钻出千疮百孔,岂能坐视不管?
细思极恐!一支牙刷,贴上“医用”标签就能刷医保;一张面膜,冠以“器械”名号即可走账户。这些看似“小聪明”的操作,实则是吞噬医保基金的“大黑洞”。部分企业为了使商品可以刷医保个人账户进行支付,将牙刷、面膜等非医疗作用的产品申请为医疗器械,以此规避生活用品类不能刷医保卡的问题。这种行为违反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正当使用规定,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专款专用,仅限医疗相关支出,骗保行为将面临法律惩戒。
医保基金不是“唐僧肉”,任何人都无权染指。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每一次违规刷卡,都在透支未来的医疗保障;每一分基金流失,都可能让一个病患家庭陷入困境。今日“薅羊毛”的蝇头小利,明日可能需要百倍代价偿还。医保基金具有天然的共济属性,“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其根本原则。少数人的不法得利,侵害的是多数人的合法权益。
为何此类行为屡禁不止?利益驱动是根源。于企业,违法成本低于收益;于药店,违规销售利润可观;于消费者,认知不足贪图方便。监管漏洞是诱因。审批标准不够细化,监督手段相对滞后,处罚力度不足以形成震慑。医疗器械认定存在模糊地带,为“挂羊头卖狗肉”留下操作空间。
根治顽疾,必须重拳出击!要织密监管天网,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全流程实时监控,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要加大惩处力度,对违规企业和药店零容忍,建立黑名单制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大震慑。要完善制度设计,细化医疗器械认定标准,堵塞政策漏洞,建立审批终身负责制,从源头上卡住“变形记”。更要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宣传教育,让每个参保人都明白,医保基金是生命线,是专项保障。守护医保基金,就是守护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权。
医保基金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情系万家灯火。让我们携手行动,坚决对一切侵蚀医保基金的行为说“不”!共同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民生保障。
征稿启事
评时代之事,论时代强音。《江南时评》栏目开门办评论,诚邀各界人士赐稿。聚焦社会热点、民生关切、文化现象等,千字左右为宜。要求观点鲜明、逻辑清晰、文风鲜活,兼具思想性与可读性。来稿请发至邮箱jiangnanshiping@163.com,注明“投稿”字样。期待您以独到视角,为时代发声,共话天地万象。
江南都市报《江南时评》编辑部
来源:江南都市报
值班编辑:喻妍校对:张竹影值班主任:范俊杰值班编委:陈明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