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想不到,全球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如今却因为一堆“泥土”不得不低头。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公开承认,公司面临稀土供应危机,特别是其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的稀土库存据称仅能维持约30天的生产需求。向来以技术自傲的台积电,这一次在关键原材料面前,不得不公开向大陆喊话,希望能在稀土供应上“放一马”。
![]()
这一切的转折点,是中国商务部在2025年10月9日实施的“史上最严”稀土出口管制新规
新规不仅管制稀土矿石本身,更将开采、冶炼、分离乃至磁材制造的全套核心技术及设备纳入出口管制清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0.1%规则”,即任何在中国大陆境外生产的物项,只要其含有源自中国大陆的受控稀土成分超过0.1%,或使用了中国的相关技术设备,其再出口就必须获得中国政府的许可。
这0.1%的红线,对于台积电这样的芯片制造商而言,堪称精准打击。
![]()
以台积电的5纳米芯片为例,其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含量约0.5%的镧元素,这个比例远远超过了0.1%的红线。
这意味着,从理论上讲,台积电生产的几乎所有先进制程芯片,如果要出口到美国等市场,都可能需要先获得中方的出口许可。芯片制造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稀土这颗“工业维生素”。化学机械抛光需要铈基抛光液来获得原子级平整的晶圆表面;光刻机内的精密电机需要钕铁硼强磁体来驱动晶圆台实现纳米级运动;光刻胶中添加钇元素可以更好地吸收光子,从而刻出更精细的电路。
![]()
台积电每年消耗的稀土量约为3000吨,其中96%以上依赖从中国大陆进口。
而中国掌控着全球超过90%的稀土精炼加工能力,能够将稀土提纯至芯片制造所需的99.9999%的超高纯度。而美国本土的稀土精炼能力严重不足,其产品纯度通常仅能达到92%左右,在关键的重稀土提纯技术方面,美国被认为落后中国大陆近20年。
![]()
台积电的陷入困境。
一方面,它应美国要求,投入巨资赴亚利桑那州建厂,但面临成本高昂(比台湾高出50%以上)、文化差异、管理难题等多重挑战。另一方面,它又无法脱离以中国大陆为核心的东亚供应链体系,特别是在稀土等关键材料上。
民进党当局推行的“倚美谋独”政策,更将台积电这样的半导体龙头企业视为政治工具,企图将台湾的经济命脉与美国深度捆绑,这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风险。
![]()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几年前,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还曾公开表示大陆的芯片供应链攥在台湾手里。台积电也曾积极配合美国对华为等中国大陆企业的芯片断供措施。
如今,角色似乎发生了反转。
当中国大陆依法对稀土这一战略资源实施出口管制时,台积电才深切体会到供应链被“卡脖子”的滋味。
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风水轮流转。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
![]()
面对危机,台积电官方试图稳定局面。
有报道显示,台积电高级副总裁兼联席COO侯立伟曾表示,台积电从其来源获得足够的稀土供应,不担心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短期直接影响,公司有1-2年的稀土储备。
但同时,台积电也在探索澳大利亚等其他稀土采购地的替代方案,不过向替代供应商的过渡仍需时日。
![]()
中国大陆方面对此的回应是清晰且克制的。
国台办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表示,半导体产业本可通过加强两岸合作更好发展,并指出台湾方面的政策导致其产业受损。中国商务部也明确,稀土管制新规并非意图彻底切断全球供应链,对于合规的民用稀土出口申请,大门仍然是敞开的。
政策的核心目标在于规范资源开发、推动产业升级,并反制外部的科技遏制压力。
![]()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或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对于台积电而言,是继续在夹缝中摇摆,还是做出更符合产业规律和长远利益的选择,你们看着办吧。
而中国大陆在稀土领域展现出的,不仅是资源禀赋,更是数十年技术积累和产业链构建所形成的、难以在短期内被替代的硬实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