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属于纯阳之体,体内阳气蓬勃活跃,所以很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而对于抽动症孩子而言,这股内热就是病的源头。
中医讲肝主疏泄、主筋脉,肝热过盛就会扰乱气机,让筋脉失养、心神不宁——先出现烦躁易怒、口干口苦、睡眠不安,接着就会引发不自主的抽动,比如频繁眨眼、耸肩、清嗓子。
这就像肝脏里积了火气,越烧越旺,进而影响全身的平衡,导致抽动反复。
![]()
很多家长知道用菊花给孩子清热,却发现效果不持久,抽动总是好了又犯。关键就在于菊花只偏于清热泻火,没有滋养的作用。
孩子肝热的同时,往往还会伴随肝阴不足——就像锅里的水烧干了容易起火,只灭火不加水,锅还是容易再烧起来。
而桑葚刚好弥补了这个短板,它既能清肝热、散郁结,把肝脏里的火气清掉,又能滋肝阴、补肝血,给肝脏补充“水分”,从根源上平衡阴阳。
这种清热+滋阴的双重作用,让肝脏既能摆脱内热的困扰,又能得到充足滋养,气机顺畅了、筋脉安宁了,孩子的抽动症状自然会慢慢减轻,也不容易反复。
相比之下,只靠菊花单一清热,治标不治本,远不如桑葚调理得彻底。
![]()
那么桑葚怎么吃呢?
分享一个桑葚苹果茶,准备桑葚、陈皮、山楂、红枣、苹果半个,冰糖适量。一起放入养生壶,大火煮开后,继续炖煮约20分钟左右即可。
其中桑葚清肝热、滋肝阴;陈皮理气健脾,山楂消食化积,帮助脾胃运化;红枣补中益气,苹果酸甜开胃,让茶饮口感更易被孩子接受。
这个方子清热滋阴的作用很强,但仅仅是个食疗辅助方,不适合大量和长期使用,孩子肝热缓解后就应停用。孩子抽动症反复,核心还是要找准根本病因辨证调理,需要以中药汤剂为主。
![]()
之前门诊有一位7岁的小患者,抽动症已经有一年半了,伴有频繁眨眼、耸肩、清嗓子的症状,还偶尔会歪头、咧嘴,因为症状反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受影响,家长带着孩子找我看看。
刻诊:频繁不自主眨眼,右侧耸肩明显,每隔几分钟就会发出吭吭的清嗓子声,情绪激动或紧张时症状加重,饮食尚可但挑食,偏爱辛辣零食,大便偏干,1-2天一次。
查体:精神状态可,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略数。
我详细了解了孩子的情况,辨证属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伴有脾虚痰湿的症型。
![]()
开方:白芍、生地、麦冬、菊花、钩藤、天麻、僵蚕、蝉蜕、炒白术、茯苓、陈皮、炒莱菔子、生牡蛎等。(此方案针对医案中患者,未经辨证,不可盲目使用)
结果:连续治疗3周后,孩子眨眼、耸肩的频率明显减少;继续调理3个多月,清嗓子的声音基本消失,情绪稳定时症状几乎不发作;后续开始了巩固治疗,2个多月后停药,后续随访半年,症状未复发。
对于这个孩子,通过中药辨证调理,既缓解了表面的抽动症状,又调理了肝脾失调,避免了单纯对症治疗导致的反复。
#中医##儿科##抽动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