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大国发院张俊妮:人口只剩4亿,低生育率怎么办?

0
分享至

这位研究人口十几年的教授认为,我国人口在一百年后,会再次回到4亿左右。

张俊妮研究人口十几年,早在四年前,她就预测我国人口会在本世纪末回到4亿人,当时就曾受到一些质疑,但随着四年时间过去了,如果说张俊妮的预测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那就是她的判断,还过于乐观了。

很多人今天还认为,如果我们只有4亿人口,应该会过得很舒服,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房价也不会那么高,收入还会上涨。

但我们没有想过,这4亿人口是怎么来的,它不是凭空出来的,而是随着百年之后,我国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本世纪末我国人口真的只有4亿人,那么这意味着届时可能会有相当比例的老年人,需要我们去供养。

所以,看人口问题,我们不能只看绝对数量,更要看人口结构。



如果年龄生育率和年龄死亡率保持2023年的数字不变,在不考虑国际移民的情况下,那么在83年之后,我国的人口就会回到4亿左右。

这4亿人口听起来很好,但人口结构却非常可怕。届时我国0-14岁儿童占比只有6.4%,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则高达45.7%,试想一下,一个一半人口都在65岁以上的4亿人口里,我们会过得很舒服吗?

肯定不会。

当然,届时在座的各位可能都已经不在了,或者还有一些已经到了晚年,但对我们的后代来说,他们是真真切切还要继续生活下去。

所以,人口的紧迫性就在此刻体现出来了。

而更严峻的还在于,以上预测都是基于2023年的死亡率和出生率给出的结果。而我们都知道,按照目前的结婚率来看,未来生育率会不会继续下跌?几乎肯定会的,所以到本世纪末,4亿人口反而是一个比较乐观的数字。

目前,我国已经连续经历了几年的人口负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人口形势的恶化速度其实非常快,以结婚对数为例,从2013年到2022年,已经是连续九年下降,2013年是1346.9万对,到了2022年直接变成了683.5万对,几乎是腰斩。

结婚对数也反映到了出生人口上,2013年是1700多万,到了2022年,变成了九百多万。

这些数据的变化也体现在总和生育率上,目前我国总和生育率只有1.01,考虑到目前的趋势,这可能还是未来比较好看的一个数字,以韩国为例,从1.3下降到1.0用了17年的时间,而我国从1.3的生育率下降到1.0,只用了3年时间。

可以说,我们的人口恶化速度,要比韩国来的更快。

人口下降,会带来什么问题?法国社会学家孔德说,人口即命运,对一个国家而言,人口决定着命运。

从长远来看,人口总量减少和老龄化会不利于创新。以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的创办者几乎都是年轻人的天下,年轻人要比老年人更愿意创新、拥抱新事物,这个是大脑结构决定的,当老人开始占据多数,就会出现类似日韩那样的趋势,即整个社会创新几乎没有。

这是老龄化所面临的必然问题。



除了创新,经济也会直接受到冲击。

第一是因为劳动力的减少,第二是因为总需求的减少。劳动力减少很容易理解,当老人越来越多,就意味着干活的少了,吃饭的多了,长此以往肯定会出问题。

总需求减少更好理解,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结婚生子,背后都是需求,都可以创造消费就业和投资。

这些还都是对内。对外的话,当老龄人口增多,人口总量开始减少的时候,我们也很难继续维持世界工厂的地位,最终可能还会削弱国际影响力。

人口减少既然已经是趋势,那么我们能够怎么办?

影响一个国家人口的其实只有三个变量因素,死亡、出生和移民,而我们要做的其实也就只能从这三个点去做突破。

如果我们不考虑接受大规模的移民作为选项的话,那么我们几乎就只剩下一个办法,那就是提高本国出生率。

而这,恰恰也是最难的地方。

从国际经验来看,要想提高生育率,背后需要一整套的闭环方案,这其中就包括家庭、劳动力、医疗、劳动权益、收入甚至是地产彩礼等方面的调整。

以韩国为例,韩国在刺激生育方面其实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韩国的生育率仍然是全球最低的,为什么?

因为韩国本质上的东西没有改变。那就是高度竞争的教育体系、不灵活的就业环境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工作时间长。

工作时间长,可以让人忙到没时间谈恋爱、没时间结婚,甚至是没时间生娃,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工作投入的精力太多,就无暇他顾。

对我们来说,韩国的例子极具参考意义。



张俊妮教授认为,我们应该趁早把人口问题提高到更高的战略维度,并据此提出三个建议。

第一,就是改变高度竞争的教育体系。

张俊妮认为,在教育中间要大力鼓励合作,因为影响人口的组建家庭、养育孩子,背后都需要合作,而今天的年轻人往往太自我,不懂得体谅他人,更没有同情心,而从小鼓励合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过于高强度的教育学习压力,也让这些孩子身心俱疲,我们必须要给学习减负,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考试机制可能也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

教育要改变,首要就要给人减负,降压,而不是让教育变成一场零和博弈。

第二,减少内卷。

张俊妮教授认为,仅仅是改变教育还不够,因为教育的出路就是融入社会,如果社会还非常内卷的话,那么本质上和学校也没什么区别。

为了不让人们认为养育孩子是苦差事,是很难的一件事,就需要先给教育减负,然后减少社会内卷,否则社会竞争激烈,最终还是会倒逼父母在学习层面就开始内卷。

第三,提早规划移民。

张俊妮说这个话题非常不合时宜,但从理性现实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要考虑这么做。

目前国内各个省市都已经在进行抢人大战,其实反映的就是地方层面的发展焦虑,在国家层面,这也并非不能走的棋,以日本为例,日本的民族结构比我们还要单一,以前的日本也同样不能接受移民,但在老龄化和少子化面前,最终日本还是放开了这条路。

2024年,日本还推出了新计划,计划在未来五年之内,将接收具有特定技能外籍劳工的人数提高到80万。

我们能不能这么做?其实也可以。

事实上,人口问题的严峻性我们都知道,但在如何提高生育率问题上,不仅是我们,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很好的答案或者说经验。

日韩在刺激生育问题上做了十几年的努力,结果韩国还是世界最低生育率,而日本也比我们高不到哪里去,当然,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或者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解释称,如果日韩不这么做的话,说不定生育率会更低。

对我们来说,实事求是地说,我们也许也做不到日韩那么大力度的刺激措施,因而在人口问题上,我们就应该考虑到更长远一些。

譬如,放开签证。

不论如何,人口形势的大趋势就在这里,它是前方的灰犀牛,我们避无可避,唯一的应对措施就是,应该如何将损失最小化,考虑到这一点,任何刺激人口生育的办法都应该去尝试去鼓励。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口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质量增长。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吉林通报:胡延生被开除党籍,张巍被“双开”

吉林通报:胡延生被开除党籍,张巍被“双开”

鲁中晨报
2025-11-12 10:19:06
银行慌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这样存钱!

银行慌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这样存钱!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11-13 13:36:56
中国首善李春平离世,13年软饭换268亿遗产,大39岁女星身份曝光

中国首善李春平离世,13年软饭换268亿遗产,大39岁女星身份曝光

壹月情感
2025-10-31 15:08:21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风过乡
2025-11-12 07:46:51
二手房“抛售”愈演愈烈,业内人士: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人类奇迹!

二手房“抛售”愈演愈烈,业内人士: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人类奇迹!

猫叔东山再起
2025-11-13 13:00:03
广东夺金1人最尴尬!0分2板+2犯2失误,新赛季或继续被杜锋用废?

广东夺金1人最尴尬!0分2板+2犯2失误,新赛季或继续被杜锋用废?

弄月公子
2025-11-13 12:08:49
特朗普确认履行对华承诺,中国两大部门发声,同一时间给美松绑

特朗普确认履行对华承诺,中国两大部门发声,同一时间给美松绑

孟彦说
2025-11-13 17:26:55
打?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账,第一个收拾美国

打?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账,第一个收拾美国

比利
2025-11-13 00:21:39
多国专机飞向北京,有一国坐不住了,希望对中国捅刀的事可以翻篇

多国专机飞向北京,有一国坐不住了,希望对中国捅刀的事可以翻篇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5-11-12 14:45:00
千万别成下一个大S,33岁迪丽热巴曝病情,令人担心的事不止一件

千万别成下一个大S,33岁迪丽热巴曝病情,令人担心的事不止一件

七阿姨爱八卦
2025-11-13 16:33:31
150万创业,36岁套现15亿退场,摩拜创始人胡玮炜现状如何?

150万创业,36岁套现15亿退场,摩拜创始人胡玮炜现状如何?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13 06:53:04
大罗:我告诉内马尔世界杯前一年只能训练、吃饭和睡觉

大罗:我告诉内马尔世界杯前一年只能训练、吃饭和睡觉

懂球帝
2025-11-13 09:46:12
50万打水漂!河南长葛一位单亲妈妈哭诉,“当初我非要一意孤行”

50万打水漂!河南长葛一位单亲妈妈哭诉,“当初我非要一意孤行”

火山诗话
2025-11-13 08:52:28
导演回应全运会“大湾鸡爆火”,直言心疼:从不抱怨伤痛,贴贴互动全是小演员们即兴创意

导演回应全运会“大湾鸡爆火”,直言心疼:从不抱怨伤痛,贴贴互动全是小演员们即兴创意

环球网资讯
2025-11-13 15:54:09
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吉林成立省级领导小组、组建办公机构

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吉林成立省级领导小组、组建办公机构

政知新媒体
2025-11-12 22:35:56
花两千多住上海世茂深坑酒店,清晨被隔壁房间直播吵醒,酒店致歉

花两千多住上海世茂深坑酒店,清晨被隔壁房间直播吵醒,酒店致歉

极目新闻
2025-11-13 14:53:53
真寒心!谢妈曝离婚真相,大女儿力挺郑琴

真寒心!谢妈曝离婚真相,大女儿力挺郑琴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3 12:36:31
上海豪宅汤臣一品“焕然一新”,铝板幕墙到底是怎么“焕新”的?

上海豪宅汤臣一品“焕然一新”,铝板幕墙到底是怎么“焕新”的?

良有方
2025-11-13 06:21:41
杭州知名连锁店点外卖吃出两张纸巾,多方回应

杭州知名连锁店点外卖吃出两张纸巾,多方回应

现代快报
2025-11-13 16:48:05
詹皇即将回归!夸梅布朗给湖人3大建议:让他去替补,弃用布朗尼

詹皇即将回归!夸梅布朗给湖人3大建议:让他去替补,弃用布朗尼

嘴炮体坛
2025-11-13 17:41:59
2025-11-13 18:56:49
罗sir财话 incentive-icons
罗sir财话
新青年的职场内参。
3862文章数 122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头条要闻

谋划70余年 四川省内的重大水利工程要来了

头条要闻

谋划70余年 四川省内的重大水利工程要来了

体育要闻

保罗,看看你对马刺干的好事!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游戏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今年二游最抽象案例:一块布被玩家炒到了220块

艺术要闻

黄君璧:仿古山水册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在委内瑞拉海岸动用无人机和F-35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