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2日,西门子集团(Siemens AG)正式宣布,将通过“直接分拆”(direct spinoff)方式,把所持有的西门子医疗(Siemens Healthineers AG)约30%的股份直接分配给现有股东。此举完成后,母公司对西门子医疗的持股比例将从约67%降至37%,意味着这家医疗科技巨头将在八年IPO之后,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营阶段。
西门子方面表示,分拆计划仍需通过股东大会表决并获得欧盟及美国监管机构批准,预计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结构更新。集团解释,这一决策是出于“双向聚焦”的考虑:一方面,让西门子医疗以独立身份更灵活地应对全球医疗市场变化,吸引长期资本;另一方面,也让母公司能够集中资源于工业数字化、能源系统与自动化软件等核心业务。
消息公布后,市场反应积极。西门子股价当日上涨近3%,西门子医疗市值维持在约520亿欧元。投资机构普遍认为,这是工业巨头“医疗剥离”趋势的又一次重要落地,也标志着西门子医疗即将迈入独立发展的新周期。
![]()
# 公司介绍
![]()
西门子医疗(Siemens Healthineers AG)是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之一,业务覆盖医学影像、体外诊断、放射治疗与介入治疗设备等多个板块。其前身是西门子集团内部的医疗技术部门,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当时公司在伦琴发现X射线后率先制造出德国第一台X光机。
2018年,西门子集团将医疗业务独立上市,形成控股子公司结构。彼时的IPO不仅是资本动作,更是集团内部“技术与产业分轨”的关键一步。上市后,Healthineers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并于2020年以139亿欧元收购美国放疗巨头Varian,巩固其在全球放射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
目前,西门子医疗的核心业务包括:
成像(Imaging):MRI、CT、X射线等设备,是营收主力;
诊断(Diagnostics):实验室及分子诊断系统;
放疗(Varian):涵盖肿瘤放射治疗全流程;
先进治疗(Advanced Therapies):提供导管室影像与微创介入解决方案。
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也在过去七年中不断演化。尽管西门子医疗在2018年已上市,但长期处于母公司控股体系内,财务和战略决策仍需兼顾集团层面的资金安排。此次直接分拆,将是二者关系的根本性转折:从“母体供养”到“平行协作”。
西门子集团近年来持续推进“聚焦主业”战略。其工业业务正快速转向智能制造、能源数字化与自动化软件,而医疗板块的资本效率、监管周期与产业节奏,与工业主业已形成明显分歧。分拆完成后,双方将在技术上保持合作,但在资本与管理结构上实现彻底独立。
# 发展历程与财报表现
西门子医疗的发展,几乎是现代医疗技术史的缩影。从最初的影像设备制造商,到如今覆盖“影像—诊断—放疗—介入”的全链条企业,它用一个世纪时间完成了从“硬件创新”到“临床整合”的演进。
2018年上市后,Healthineers迎来了业务扩张与产品整合的高峰期:
2019–2020年:完成对Varian的收购,正式进入放射治疗市场;
2021–2023年:推出基于AI的诊断影像系统syngo Carbon;
2024–2025年:加速推进数字化和本地化布局,尤其在中国和印度市场建立生产与培训基地。
根据其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西门子医疗实现营收约55亿欧元,同比增长5.7%。其中:
成像业务营收约占总额的55%,同比增长7.6%;
放疗业务(Varian)增长6.2%,继续保持整合红利;
诊断业务微增1.3%,显示在转型过程中已企稳。
公司净利润与现金流保持健康,但债务结构仍是资本市场关注焦点。截至2025年三季度,Healthineers总债务约139亿欧元,其中约94亿欧元来自母公司内部贷款。分拆完成后,这部分债务需重新融资或重定价,预计2026–2028年间每年将增加财务成本约7000万至1.25亿欧元。
然而,这一短期成本被市场视为“独立的代价”——从长期看,更高的自由流通率(Free Float)与资本透明度将使公司获得更高估值,增强国际投资者参与度。
# 与其他巨头的比较
在全球医疗科技格局中,西门子医疗、GE HealthCare 与 Philips 并称为“GPS三巨头”。三者都起源于工业集团,但走向各异。
![]()
GE HealthCare 于2023年初从通用电气彻底分拆,在纳斯达克独立上市,成为医疗资本化路径的先行者;飞利浦则早在十多年前通过剥离照明与家电业务,彻底转型为纯医疗科技公司。相比之下,西门子选择了更为稳健的过渡方式:先上市、再控股、后分拆。
这三种路径的差异,折射出工业集团与医疗产业之间的不同战略逻辑。GE 是“被迫独立”,以财务重组推动战略调整;飞利浦是“主动聚焦”,以长期战略换取纯粹定位;而西门子医疗的独立,则是“顺势分离”——在技术体系成熟、财务表现稳健后完成资本归位。
思宇MedTech此前在中曾系统分析过这一趋势,指出医疗科技行业正进入“工业退场、资本接力”的阶段。西门子此次分拆,正是这一逻辑的最终落地。
# 拆分的意义
1. 资本层面:释放估值与自主融资空间
独立后,西门子医疗的自由流通股比例将从约30%提升至60%以上,更符合国际机构投资者对流动性的要求。资本市场普遍预计,分拆完成后其估值倍数将逐步向GE HealthCare看齐。公司也能通过独立融资,优化债务结构并增强研发投入能力。
2. 战略层面:聚焦医疗科技本身
独立运营使公司可以更快响应市场变化。例如,在中国市场,西门子医疗正在加快国产化生产与AI赋能的本地创新体系建设。脱离集团审批链条后,其产品迭代与市场响应速度将显著提升。
3. 行业层面:全球医疗科技进入“专科时代”
随着三大工业系医疗企业相继独立,全球医疗科技格局将更加清晰。未来竞争的焦点将从集团资源转向专业技术、临床整合与服务生态。
对中国而言,这一趋势同样具有参考意义。无论是家电企业切入医学影像,还是ICT企业布局智慧医疗,最终都将面临一个共同命题:何时、如何实现业务的独立化与资本化。
4. 历史层面:一个时代的收尾
从1896年的第一台X光机,到2025年的完全分拆,西门子医疗走完了一个129年的轮回。工业孕育了医疗,而如今,医疗以独立之姿重新定义自己。
# 结语
这场分拆,不只是西门子集团的战略调整,更是医疗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节点。它标志着工业巨头退出舞台中心,医疗公司进入真正的资本化、专业化与全球化竞争周期。
对西门子医疗而言,这一步并非“割裂”,而是“成熟”的标志。
当集团的影子渐行渐远,一个以技术、数据与临床能力为核心的Healthineers,正在迎来它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
# 思宇MedTech推荐文章合集
全球医疗器械观察
▌资本雷达|Money Flow
▌新品获批|Clearance Tracker
▌最新展会|Expo Watch
▌器械BD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 | ||
内容声明:“思宇MedTech”跟踪全球医疗科技进展,旨在传递技术与产业知识。所有内容仅供行业交流与学术探讨,不构成医疗建议或商业宣传。文中涉及的企业、产品及注册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经核实的渠道。如有错误或疏漏,欢迎联系修正。邮箱:jacky@suribot.com
版权声明:“思宇MedTech”原创稿件版权归北京思宇博特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镜像至其他网站、公众号或商业平台;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对于未经许可的全文转载、洗稿或改写行为,本平台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