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还没让步,中方怎么就松口了呢?事关安世半导体,中国商务部最新声明暗藏玄机,荷兰请求亲自上门磋商,能不能谈出结果?
僵持了一个半月,中荷之间有关安世半导体的纷争,总算有了新的突破,但这次有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荷兰方面还没真正让步,中方却先松了口。中国商务部宣布,已对安世半导体部分出口予以豁免,据说不少嗷嗷待哺的日欧车企,已经拿到了芯片。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是咱“心软”了,还是另有打算?
中方为啥突然松手了?
![]()
表面上看,咱好像是先眨眼的那个,荷兰连个书面保证都没给,只说如果未来几天供应真的恢复,他们愿意暂停针对安世的接管令。说白了,就是嘴上画个饼。
可咱这边可是实打实地放行了,为啥?先说结论:咱松口,不是怕了,而是“打”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第一个目的:拆台,戳破荷兰那套“受害者”的叙事。
事发一个多月以来,全球车企尤其是德日的车企,全线告急。比如大众发内部信,说不排除部分停产;本田在墨西哥、加拿大的工厂直接减产停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甚至发了“最后通牒”,要求11月10号前必须解决。每天的损失,据说可以按千万欧元计算。
这下全世界都看清了,到底谁才是全球供应链的“压舱石”。
可荷兰那边还在装无辜。在中方说考虑豁免之后,安世荷兰给客户发信,只说“不确定中国工厂什么时候能供货”,绝口不提是它先“断粮”停了晶圆供应。
这不是贼喊捉贼吗?所以,中方宣布豁免,不仅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更可以扭转国际舆论,赢下道义。
第二个目的:造势。
晓今之前说过,这场中荷之争,本质上就是中美之争。荷兰首相自己也说,这次能解决,是荷兰、德国、欧盟委员会“合作”的结果,更是“中美贸易缓和”的结果。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一,德国被荷兰坑惨了,施加了巨大压力;二,中美在釜山握手,气氛变了,荷兰不敢逆风硬刚。
所以,荷兰不是想通了,而是扛不住了。内有欧盟施压,外有中美缓和,咱选在这个时间点松口,也是给欧洲那些“明白人”有台阶可下。
第三个目的:拿捏,咱看似松了手,但其实主动权全在咱这边。
商务部宣布豁免时,还有一句话很关键——“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换句话说,荷兰其实早就想上门谈了,但咱一直晾着,直到现在才“同意”。
至于荷兰的口头承诺,咱也留了话:“希望荷兰表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荷兰要是敢反悔,全世界都会看你笑话。
所以,这次恢复供货,不是妥协,而是战略性收放。咱证明了“离开你,我活得很好;离开我,你活不了”。
荷兰人火急火燎,来谈什么?
![]()
那么,荷兰人火急火燎地要上门,他们到底想谈什么?这才是接下来的重头戏。
首当其冲,当然是“暂停接管”的具体时间表。
既然咱给了面子,那荷兰那边就得给里子,把吞进去的控制权吐出来。有不少媒体就报道,荷兰政府最快可能会在本周暂停接管令。
第二个议题,算账,这也是荷兰政府明确提出的诉求。
这事儿说来也狗血,当初安世荷兰“断粮”的理由,是说安世中国“欠钱不还”。结果安世中国反手一个澄清,是荷兰总部拖欠中国工厂10亿人民币货款。于是,安世中国不仅切断了供货,后来恢复也仅限于国内客户,还只能用人民币结算。
这下,荷兰傻眼了。安世荷兰没芯片卖,没钱进账,还得付着高额的运营成本,坐吃山空;而荷兰政府更急,若问题得不到解决,未来将少了一大笔税收,这才是真正的割肉。
第三个议题,CEO的位子。
中方CEO至今还没恢复职务,而荷兰那边还想打太极,一直说这是“另外的问题”。但说实话,即便控制权名义上回来了,这次“安世之变”本质上是外籍高管针对华籍CEO的内部“政变”。这种信任的崩塌,不是一纸协议就能修复的。
除此之外,中荷也会谈如何建立一个持久稳定的供应链。有朋友可能担心,万一荷兰人就是滚刀肉,拿了芯片就翻脸不认人怎么办?放心,咱们既然敢松手,就必然留了后手。
荷兰要是“耍无赖”怎么办?
![]()
根据通告,咱们目前恢复的仅是民用芯片,且没有说明哪些属于“民用”。换句话说,解释权在咱手里。
在半导体领域,军民两用技术非常普遍。一颗功率芯片,装车上是民用,装导弹上就是军用;一个二极管,装手机里是消费电子,装雷达上就是军事装备。
说白了,这招还是跟他们学的。之前,他们动不动就指责我们出口“军民两用”物项,最经典的:我卖出一把菜刀,你非要拿去砍人,这能怪我吗?现在,咱们也抓住这种技术上的模糊性,不需要公开威胁,只需要在具体审批中体现态度。
必须承认,这场仗打到这,只是个中场休息。荷兰未来重启接管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别忘了,美国的“50%穿透规则”只是暂停,而非取消。一年后,但凡中美关系再起波澜,荷兰必然又会拎不清,跟着美国摇摆。就算碍于芯片供应,不搞接管那套,恐怕也会在其他方面给咱上眼药,比如上周欧洲就安排萧美琴窜访。
所以,还是那句话,中荷之争,归根结底还是中美之争。而安世半导体,就像晓今之前分析的,未来大概率就是分家。
但换个角度看,这对中国未必是坏事。
这一仗打下来,闻泰科技已经证明,没有荷兰的晶圆,咱照样能生产。而这也让中国企业更清醒,明白什么叫核心技术必须在自己手里,明白再甜的蛋糕,也不能拿主权和控制权去换。
或许几年后回头看,这场“安世劫案”,反而会成为中国半导体崛起的分水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